榜文一出,街头巷尾议论纷纷,老者称善,妇孺稗草间亦有赞叹。
周公登堂,面色平和,朗声诵出太学章程,堂下学子与使节皆露出不同的神色:有羞愧,有欣然,有警惕。
而在学宫外的客栈、驿馆,那些夜里结盟的使者们正收到从镐京而来的密报:周公既招学,又宽政,显然欲以德化人。有人愕然,有人恼怒。地平线上,太阳冉冉升起,光照在城墙之上,仿佛一柄利器,照见人心的惶恐与算计。
周公在太学讲席上目光扫过来访的诸侯子弟,嘴角浮现一丝浅笑,却更像是冷静的算子。
他早已下定决心:让诸侯在礼乐之下自相消磨,让他们以为抓住了仁政的把柄,实则一步步进入周的局中。
夜色与朝阳交替之际,诸侯的试探轨迹已在镐京与关东之间画成一张密网。未见刀兵,但更危险的较量,早已在无形中展开。
镐京北郊,鼓声如雷。周公亲率百官登坛,坛上高悬周天子之旌,礼钟鸣动,肃穆之音荡遍郊野。百姓扶老携幼,士子身着青衣,齐聚坛下,肃然而立。
周公衣冠整肃,手执圭玉,举目望天,朗声开口:
“天命有常,社稷为重。诸侯若守礼,则国安民乐;诸侯若弃义,则祸起萧墙。今日祭礼,非为孤一人,而是为天下苍生。”
他声音沉稳,每一个字都如同巨石落在大地上,震得人心难以动摇。
——
祭礼正盛之时,忽有传令兵疾驰而入,单膝跪地奏道:
“启禀殿下!关东数国暗中结盟,已于边郡试兵,散布谣言,称殿下专擅,幼主威权已失!”
殿下百官哗然,场下士子与百姓皆露惊惧之色。有人低声私语:“莫非真如传言所说,诸侯已不服镐京?”
周公神色未动,反而将圭玉高举过顶,厉声喝道:
“天听昭昭,民心为鉴!谣言惑众,乱自诸侯。今日设坛,以礼破谣;今日陈义,以心折众。天下若仍有人疑孤擅权,便请观孤此祭:孤以一身所立,皆为幼主!孤若有欺天罔国,愿受雷霆之诛!”
话音刚落,苍穹之中,突有雷声滚滚而至。夏日的乌云迅速汇聚,电光劈闪,直震众心。百姓齐声呼:“天命在周!殿下无欺!”
——
然而,远在诸侯的暗室之中,情形却大不相同。
鲁侯攥紧酒樽,冷声道:“他以天象佐礼,民心又将归附。若再坐视,吾等必成笑柄!”
蔡侯则咬牙:“但此等大势,若妄动,或即刻败亡。须再煽动市井,使其自乱!”
于是更阴狠的流言自关东诸国传出:有人称周公诈天,有人称镐京设坛是假,有人甚至私下里鼓动流民起事。
暗流不息,风声渐烈。
——
当夜,周公立于宫阙之上,听着殿外传来阵阵风声,眉目深沉。姜子牙在侧,拱手低声道:
“殿下以礼破谣,固然震慑人心。但暗流未灭,诸侯必不甘休。此局,已非单凭礼乐可解。”
周公缓缓点头,语气却冷冽:“孤明白。礼是天下之本,但亦须有剑为之护。待他们下一次试探之时,孤必以雷霆回应,让他们知晓:大义不可欺,礼乐不可辱!”
他转身望向镐京灯火万家,目光如炬,心中已有更深谋划。
——
这正是:
礼乐昭昭安社稷,谣言翻覆乱乾坤。
天雷滚滚惊人心,周公谋局候风云。
——
话说关东暗流虽屡遭周公以礼所破,却仍未平息。
诸侯谋心更急,风云将起,天下之争已近最险之关口。
喜欢沧海遗梦:从洪荒至现在请大家收藏:(m.20xs.org)沧海遗梦:从洪荒至现在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