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是关东心脉。若巡礼不经此处,便似失了民心。若经此地而能定之,则礼势归我,暗流自溃。”
姜子牙微微颔首:“殿下欲以礼入险地?”
周公的目光深邃如寒星:“以礼为矛,刺入他们的惧处;以德为盾,逼他们无言可辩。兵可夺城,唯礼能夺心。”
那一刻,周公的神情既像圣贤,又似弈手。整个天下,在他心中不过是一盘布满伏线的棋局,而他手中的“巡礼”,便是那能令暗流自裂的落子。
——
关东。曲阜之地,鲁侯召集诸国使节,设宴于城西高堂。
“周公将行巡礼,”鲁侯目光冷峻,“此行若不阻之,则大周之势必再盛。届时,吾等再无立锥之地。”
卫侯沉声道:“阻?以兵乎?以言乎?若举兵,便是叛逆;若以言相拒,终被其礼驳得无语。”
鲁侯目中闪过狠意:“故此我已请齐地遗臣潜入镐京,散布谣言——称周公借巡礼以夺王权,谋立己子。此言一出,必搅动朝心。”
曹侯顿时警觉:“此策险!若周公反制,我等皆为贼首。”
鲁侯冷笑:“周公虽智,却过于仗礼。此番他必求以‘礼’自清,而礼讲理,非以血。吾等若能逼其在礼上失衡,天下自疑其德。”
卫侯听罢,沉吟片刻,道:“既如此,便当试一试这位圣贤之极限。”
烛火闪动间,几人的影子在墙上交织,仿佛四条蛇盘绕在一起,蜿蜒向一个方向——镐京。
——
消息传回镐京,太史急奏。姜子牙阅毕,面色阴沉:“殿下,鲁侯散布谣言,称您意在篡立。”
周公取过奏章,静默良久,忽而失笑:“这等小术,倒也生动。”
“殿下不可轻视,”姜子牙正色道,“民心向礼而疑政,若让流言先行,恐伤朝誉。”
周公将奏章一掷,竹简在石地上裂成数片,他缓缓开口:“既然他们以谣乱礼,我便以礼破谣。”
“殿下欲如何行?”
“设坛,行礼祭天。”
姜子牙一怔。
“祭天?”
“是。”周公的语气无比坚定,“以天为鉴,以众为证。孤自登坛,昭告天地:我周立国以德,以义统诸侯,非为私谋。若此言不实,愿受天谴。”
这一言,重若千钧。
姜子牙微微动容,沉声道:“此举若成,谣自破;若有差池,便是天下皆惊。”
周公神色如山:“天下既已动摇,不以雷霆,何以平波?”
——
数日后,镐京南郊,祭坛初成。青石为基,三层九阶,坛上陈列玉圭、金鼎、白璧、苍丝。风卷旌旗,天地肃然。
周公身着玄端,登阶不止。百官列阵,士子肃立。
远处百姓成群而立,望着那道挺拔的身影,耳边传来祭官的宣声:
“以周公旦,代王祭天——告曰:天下风谣惑众,臣请以身明志,以德正礼。”
四野寂然。
周公缓缓举起玉圭,向天拱手,一字一顿,声贯长空:
“若孤有异志,天必夺孤命;若孤心为天下,天必佑周室。”
话音落,天色微变,风云卷动。
百官低头,民众跪伏,连姜子牙也心中微震——这不是权术,而是以身为誓的决断。
他以“德”压“谣”,以“礼”胜“计”。
若说诸侯以谋为刃,那周公此刻便是以信为剑,直斩天下人心。
——
当夜,镐京的风带着肃杀。
暗流虽仍在关东潜动,但谣言已止于都城。鲁侯听闻周公祭天之举,面色惨白,连夜遣人入齐地:“速止流言,勿使再传!”
他知道,自己败了——不是败于兵戈,而是败在那一场“礼”的天威之下。
而周公,却在宫中独坐至夜深,灯火映着竹简如雪。
他知道,这一局虽胜,但棋局未终。暗流会退,也会再来。
若天下之心未齐,他便永不能休。
——
这正是:
风起关东乱未平,诸侯妄策暗中生。
周公一礼镇天下,德耀乾坤洗众情。
——
镐京之夜,天光如洗,礼坛上的香火未灭。
周公登坛所言传遍天下,谣言顿息,诸侯潜退。
可在暗处,仍有新的阴影在蠢动。
风暴未歇,只是换了方向。
喜欢沧海遗梦:从洪荒至现在请大家收藏:(m.20xs.org)沧海遗梦:从洪荒至现在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