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星穹初成
时光荏苒,星海间的烽火从未停歇,但混沌星碑所在的空域,却沉浸在一片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与创造热情之中。转眼间,距离确立“混沌星穹阁”为圣地,已过去十年。
十年,对于高阶修士而言不过弹指一瞬,但对于这片倾注了七脉心血、汇聚了抗蚀联盟乃至星海诸多附庸势力资源的土地而言,却足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昔日荒寂、遍布战争创伤的虚空,如今已被一座宏伟、和谐而又充满玄奥气息的空中仙境所取代。
核心依旧是那座巍峨万丈的混沌星碑,它如同定海神针,也是整个圣地的能量与法则源泉。碑身光芒温润,道韵流转,比十年前更加凝实、浩瀚。以星碑为圆心,七座风格迥异却又与核心道韵完美融合的浮空巨岛,如同众星拱月般悬浮于虚空之中。
天枢岛,位于正北,形似一座巨大的司南,其上殿宇庄严,线条硬朗,散发着统御枢机、执掌律令的威严气息。岛核心处,天枢令悬浮于一座祭坛之上,与星碑遥相呼应,勾连整个圣地的防御与通讯网络。
天璇岛,宛如一弯新月,通体由某种银色星晶构筑,表面光滑如镜,布满了无数细密的观测符文与推演阵法。月琉璃常驻于此,借助星碑道韵,她的星辰推演之术范围与精度都有了质的飞跃。
天玑岛与开阳岛相邻,一者如出鞘利剑,金光灿灿,锋锐之气冲霄;一者如沉睡的狰狞龙首,漆黑肃杀,毁灭之意内敛。两岛之上,炼器工坊、演武场、战堡林立,金破岳与玄刹的部下在此磨砺战技,他们发现,在混沌道韵的包容与引导下,自身的庚金煞气与毁灭意境非但未被削弱,反而去除了以往的躁动与驳杂,变得更为精纯、可控,威力更胜往昔。
天权岛则如同一卷摊开的巨大书册,其上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藏经阁、论道堂、研究院比比皆是。文经纬在此如鱼得水,带领着众多学者研究蚀灵特性、推演混沌妙法、整理七脉典籍,时常有道音轰鸣,智慧之光冲霄而起。
玉衡岛造型最为奇特,乃是一座巨大的、不断缓缓旋转的青铜秤盘模样。衡云子坐镇中央,调和着各岛之间能量的流转与资源的分配,确保整个圣地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高效的平衡之中。他手中的那杆青铜秤,似乎也与星碑产生了某种共鸣,变得更加神异。
而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代表摇光的浮空岛。它并非固定的形态,而是一片不断生灭、流转的混沌星云,其位置也并非固定,时而靠近天玑、开阳,时而萦绕天权、玉衡,与所有岛屿都保持着若即若离、却又紧密联系的状态。这片星云,是楚瑶依据林风残留的意念与自身感悟,引动星碑核心道韵所化,它象征着摇光一脉的混沌核心地位,也代表着新宫包容、衍化的根本理念。
七岛之间,由一道道璀璨的星光虹桥相连,虹桥之上符文闪烁,既是通道,也是能量传输与阵法勾连的脉络。更外围,则是层层叠叠、明暗交错的防御大阵,融合了七脉之长与混沌道韵,其坚固与玄妙程度,远超寻常宗门大阵。
在七座主岛之间的广阔空域,还悬浮着数以百计的小型浮岛与平台,这些是分配给联盟有功修士、各方加盟势力代表以及极具潜力的年轻弟子的修行洞府与职能区域。整个“混沌星穹阁”并非封闭的堡垒,而是一个开放、活跃、不断吸纳新鲜血液的修行圣地与权力中心。
十年建设,并非一帆风顺。七脉理念差异仍在,资源分配、职权划分、乃至某些具体阵法的布置,都曾引发过激烈的争论。但在星无涯的居中协调、楚瑶所代表的混沌道韵的包容调和、以及衡云子的平衡掌控下,所有的矛盾最终都得以化解,并转化为推动圣地不断完善的动力。
这一日,正是混沌星穹阁初步落成,举行“星穹庆典”的大日子。
来自碧波星界抗蚀联盟麾下的各大势力代表,以及近年来闻讯前来投靠、或与星宫建立了合作关系的远方界域使者,乘坐着各式各样的星舟,络绎不绝地通过特定的航道,驶入这片如今已名震星海的圣地。
当他们看到那七座拱卫着混沌星碑、气象万千的浮空巨岛,感受到那无处不在、温暖而威严、仿佛能滋养万物又能涤荡邪祟的混沌道韵时,无不为之震撼失语。
“这便是新北斗星宫……混沌星穹阁!”
“好生浩瀚的道韵!在此修行,一日千里绝非虚言!”
“七脉共生,混沌为核,当真开了万古未有之格局!”
惊叹声、赞美声在各色星舟中响起。许多原本还对这“新星宫”心存疑虑的使者,此刻也彻底信服,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庆典主会场,设在七岛中央、混沌星碑之下的巨大平台上。星无涯身着庄重星袍,手持天枢令,立于主位。楚瑶、月琉璃、金破岳、文经纬、衡云子、玄刹六人,分别代表其余六脉,立于其身后。虽然金破岳与玄刹依旧面色冷硬,但站在此地,本身便代表了他们对新宫秩序的认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风起小山村之林风修仙请大家收藏:(m.20xs.org)风起小山村之林风修仙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