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的风总带着股凛冽的寒意,刮得人脸上生疼。三万易军将士的马蹄踏在枯黄的草原上,扬起的尘土被风卷着,在天际线处晕开一层朦胧的黄。队伍最前方,张奈何勒住马缰,玄色的披风被风掀起一角,露出甲胄上冷硬的纹路。他眯着眼望向远方,那里的天地相接处,似乎已能隐约望见金国上京方向的轮廓。
“报告张将军、朱将军!”一名斥候骑兵从队伍前方疾驰而来,翻身下马时动作利落,单膝跪地,声音带着长途奔袭后的沙哑,却依旧掷地有声,“前方不足三十里便是金国上京的外围哨卡,按当前行进速度,若继续避开金军主力,预计十五日后可抵达上京近郊,与主公(易枫)汇合!”
“十五日?”队伍侧后方,朱伯材闻言勒住马,花白的胡须在风里颤了颤,语气里带着几分难以置信的恍惚,“这……这竟过得这样快?我怎么总觉得,咱们从中原出发时,仿佛还在说‘尚有四个月路程’,转眼就只剩十五天了?”
他这话一出,周围几名亲兵也忍不住点头附和——这一路北行,他们几乎是日夜兼程,却因始终避开金军锋芒,走的多是草原牧道与山间小径,竟没察觉到时间过得这样迅疾。
张奈何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浅淡却坚定的笑,他抬手拍了拍马鞍上挂着的水囊,声音沉稳:“朱将军莫怪时间快,是咱们走得‘巧’。自离开中原后,咱们没跟金人硬碰硬打过一场仗——金军主力在西京大同府与中京大定府一带布防严密,咱们便绕开大道,专挑金军疏于防备的牧区与河谷走,白日里借着地形隐蔽行进,夜间便借着星光赶路,自然比原计划快了许多。”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身后绵延数里的易军队伍——将士们虽面带疲惫,甲胄上也沾了不少尘土,可眼底的锐气却丝毫未减。张奈何的声音不自觉地抬高了几分,带着让人心安的力量:“易枫在金国孤军深入,身边只有几位宗室女眷,定然在等着咱们。咱们早一日抵达,他便能早一日安心,这三万弟兄,便是他在金国最硬的底气!”
朱伯材听着这话,浑浊的眼底瞬间亮了起来。他抬手按了按腰间的佩剑,剑鞘上的铜环在风里轻轻作响,语气里满是期盼:“说得好!我那两个女儿—朱琏、朱凤英还在金人手里受苦,等我到了上京,定要亲手将她们从火坑里救出来!”他的声音带着几分颤抖,那是压抑了许久的思念与愧疚,此刻尽数化作了前行的动力。
张奈何看着朱伯材激动的模样,心中也泛起暖意。他翻身下马,走到自己的行囊旁,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精致的竹笼——笼中立着一只与之前邢府那只相似的灰羽鹦鹉,正是白玉堂出发前特意交给易军的另一只信鸽,为的就是让他们能随时与易枫传递消息。
“来人,取纸笔来。”张奈何吩咐道。亲兵很快递上笔墨与一张叠好的素笺,他便在马背上铺开信纸,笔尖沾墨时动作利落,很快写下几行字:
“易枫亲启:我与朱伯材率三万易军,已至金国上京外围三十里处,避金军主力北行,预计十五日后抵达上京近郊汇合。沿途一切安好,勿念。张奈何 朱伯材 同书。”
写完后,他仔细将信纸卷成细筒,用棉线轻轻系在鹦鹉的脚爪上,又抬手摸了摸鹦鹉的羽毛,声音放得柔和:“辛苦你了,再跑一趟,把信带给易枫。”
鹦鹉似通人性,歪着头蹭了蹭他的指尖,而后扑棱着翅膀,从竹笼中飞出。它盘旋在队伍上空一圈,仿佛在确认方向,随后便朝着北方上京的方向飞去,小小的身影很快融入了塞北的蓝天里,只留下一道淡淡的残影。
张奈何望着鹦鹉消失的方向,重新翻身上马,手中的马鞭轻轻一扬,声音洪亮地传遍队伍前方:“弟兄们!还有十五天,咱们就能见到主公,就能救出被困的宗室亲眷!这最后一段路,咱们再加把劲,莫要让主公等急了!”
“是!”三万将士的回应声震彻草原,马蹄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显急促。风卷着将士们的呐喊,朝着上京的方向而去,而那只带着消息的鹦鹉,正穿过塞北的云层,朝着老虎洞的方向疾飞——它知道,那里有一个人,正等着等着这封来自中原的捷报。
金国老虎洞的晨阳刚爬过洞口的岩石,将洞内的石桌镀上一层浅金。易枫正帮邢秉懿整理着披在肩上的厚毡,忽然听见洞口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那声音熟悉又急切,他抬头时,便见一只灰羽鹦鹉扑棱着翅膀,稳稳落在了石桌上,脚爪上那卷素笺还带着塞北晨风的凉意。
“是信鸽!”易枫眼中一亮,快步走过去解开棉线。展开信纸的瞬间,张奈何那遒劲的字迹映入眼帘,一行行读下来,他原本带着几分凝重的眉眼渐渐舒展开,嘴角也忍不住向上扬起,可笑意没撑多久,眼底就悄悄漫上一层复杂——他比谁都清楚,南宋朝廷对“靖康归人”的猜忌,知道邢秉懿、朱琏她们回去后可能面临的境遇,这份“汇合”的喜讯背后,藏着他不敢说出口的隐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靖康逆转:易枫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靖康逆转:易枫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