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世忠拍了拍白玉堂的肩膀,大声道:“好!只要你们真心抗金,便是我大宋的朋友!日后若易军在金国遇到难处,只要派人传个信,韩某定然会设法相助!”
李纲看着眼前的局面,心中的顾虑渐渐消散。他知道,易军虽为“私兵”,却也是抗击金国的重要力量,与其猜忌提防,不如暂时联手——毕竟,眼下最大的敌人,是金国。
“白兄弟,”李纲开口道,“我虽不知易军日后的打算,但只要你们始终以抗金为念,朝廷这边,我会尽力为你们周旋。只是你们行事需谨慎,莫要给主和派留下攻讦的把柄。”
邢焕见三人不仅没有发难,反而愿意与白玉堂合作,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他拿起酒壶,给众人满上酒:“今日能得三位将军谅解,实属幸事!来来来,咱们共饮一杯,预祝易军早日救出宗室,也预祝我大宋早日收复失地!”
五人举杯相碰,酒盏碰撞的声音清脆响亮,回荡在邢府的庭院里。内院的竹影随风摇曳,将几人的身影拉得很长,一场意外的相遇,竟悄然为南宋与易军的合作,埋下了一颗种子。白玉堂看着眼前三位真心抗金的将军,心中忽然生出一股暖意——在这乱世之中,原来还有这么多人为了家国,在不懈地努力着。
廊下的酒意渐浓,红烧肘子的香气与黄酒的醇厚交织在一起,漫过邢府的庭院。岳飞放下酒盏,目光落在白玉堂身上,带着几分了然的笑意:“白兄弟,我倒有一事想问——那‘鸡鸭鹅镇蝗灾’的法子,看着寻常却藏着大巧思,想必是你的点子吧?邢大人虽有谋略,却未必能想出这般‘以禽治虫’的新鲜计策。”
这话一出,廊下瞬间安静下来。李纲、韩世忠与邢焕的目光都齐刷刷投向白玉堂,带着几分探究。白玉堂闻言,忍不住笑了,他端起桌上的酒盏,轻轻晃了晃里面的黄酒,语气坦然:“岳将军果然聪明,什么都瞒不过你。这法子确实是我偶然想到的,邢大人不过是代为上奏罢了。”
“好一个‘偶然想到’!”韩世忠拍着桌子大笑起来,眼中满是欣赏,“能在蝗灾紧急之时,想出这般两全其美的法子,白兄弟你这脑子,可比朝堂上那些只会空谈的文官好用多了!”
李纲也点了点头,眼神中多了几分郑重:“白兄弟有如此本事,实在难得。只是我不解,你既有这般才略,又心怀抗金之志,为何不加入南宋朝廷,与我们一同效力?反而要独自一人,带领易军在民间奔波?以你的能力,若入仕为官,定能大有作为。”
这话戳中了关键,邢焕也忍不住看向白玉堂——他此前虽与白玉堂相处数日,却从未问过易军的核心立场。岳飞更是眉头微蹙,显然也想知道答案——在他看来,若易军能归入朝廷麾下,抗金的力量定会大增,何必要分属两方?
白玉堂脸上的笑意淡了些,他放下酒盏,指尖轻轻摩挲着杯沿,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李相公有所不知,我家主子(易枫)在建立易军之初,就已看透了当今陛下(赵构)的心思。若非如此,易军也不会选择在民间发展,而非投靠朝廷。”
“哦?”李纲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韩世忠与岳飞也同时坐直了身体,都忍不住屏住了呼吸。他们3人在南宋建立之初,便始终以“抗金复国”为己任,从未深思过赵构的真实心思——此刻听白玉堂这般说,心中都泛起了疑云。
白玉堂抬眼看向四人,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锐利:“诸位不妨想一想,金人掳走了徽、钦二帝,陛下才得以在临安登基,建立南宋。若有朝一日,徽、钦二帝真的从金国回来,对陛下而言,会是怎样的光景?”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猛地投进四人的心湖,激起千层浪。廊下瞬间陷入死寂,只有风吹过竹梢的轻响。李纲先是一怔,随即脸色渐渐变了——他此前只想着“抗金复国,迎回二帝”,却从未想过“迎回二帝”对赵构的皇位意味着什么。
韩世忠皱着眉头,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腰间的剑柄。他常年在外带兵,对朝堂权术不算敏感,可此刻经白玉堂一点拨,也瞬间明白了——若徽、钦二帝归来,赵构这“半路登基”的皇帝,位置必然坐不稳。如此一来,赵构又怎会真心想要迎回二帝?
岳飞的脸色更是凝重,他猛地想起此前的种种细节——朝廷虽表面支持抗金,却总在关键时候克扣粮草;他几次请命北伐,都被赵构以“时机未到”驳回;主和派的秦桧,更是始终得到赵构的默许……这些此前让他不解的事,此刻都有了答案。
邢焕则是心中一寒,他作为邢秉懿的父亲,始终盼着易枫能救出女儿,更盼着南宋能早日收复失地。可此刻听白玉堂一说,他才惊觉自己从未看清赵构的真实心思——这位皇帝,或许从一开始,就没有真正的抗金决心,所谓的“抗金”,不过是为了稳固自己的皇位罢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靖康逆转:易枫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靖康逆转:易枫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