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领是想……”张奈何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我要让这场灾难,永远不会被岁月掩埋。”易枫的声音里带着沉甸甸的重量,“记载它,是为了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绝不能让这样的悲剧再重演;更是为了让后人知道,他们的先辈曾经历过怎样的苦难,知道我们今日的安稳,是用多少人的血泪换来的。”
一旁的朱伯材闻言,眉头微蹙,忍不住开口:“易枫,记载历史这等事,交给朝廷去做不就行了?按律例,国之大事本就该由史官编纂,传之后世。”在他的固有认知里,修史从来都是朝廷的职责,易枫虽手握兵权,终究不是正统朝堂的官员,插手修史之事,难免不合规矩。
易枫却缓缓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带着嘲讽的弧度:“朝廷不会做的。”他抬眼望向中原的方向,目光里满是冷意,“这场灾难的根源,本就是朝廷的昏庸无能——赵佶得知金人南下,不想着如何御敌,反而匆匆把皇位传给赵桓,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李纲拼死守住了汴京城,赵桓却偷偷与金人议和,赔出巨额金银,还要用女子抵债;到了金军第二次围城,赵桓竟荒唐到相信郭京的道术,说什么用生辰八字选七千七百七十七个‘天命之人’,靠六甲神法就能大破金兵,结果城门一开,金人不费吹灰之力就进了城!”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里满是压抑的怒火:“金人索要女子抵债时,皇妃、宗室女、帝姬,都被明码标价,像货物一样卖给金人——这对朝廷来说,是天大的耻辱!他们只会想着如何掩盖这些丑事,如何粉饰太平,怎么可能会如实记载?怕是用不了几十年,这段历史就会被他们改得面目全非,只留下‘君王英明、臣子不力’的谎言。”
朱伯材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无话可说。他曾是宋朝武将,历汴京城破,但也听闻过不少内幕——易枫说的,句句都是实情。赵宋朝廷为了维护颜面,向来擅长掩盖过错,若真把修史之事交给他们,这段血泪史恐怕真的会被彻底湮没。
“所以,这件事必须由我们来做。”易枫的语气重新变得坚定,“不依托朝廷,不依赖史官,就用我们自己的人,收集最真实的史料,刻在石碑上,写进册子里,让它流传下去。哪怕将来有人想篡改,也总有真相留存于世。”
张奈何立刻抱拳应道:“末将明白!这就去安排人手,一方面记录咱们亲历的事,一方面走访被救的宗室女子和百姓,把他们的遭遇都一一记下,确保字字属实,绝不掺半分虚假!”
易枫点了点头,目光再次落在载着骨灰的马车上,声音轻却有力:“这些逝去的人,不能白白牺牲。她们的苦难,要成为后人的警钟——只有记住过去的痛,才能守住未来的安。”
朱伯材看着易枫的背影,心里最后一点关于“朝廷正统”的执念,彻底烟消云散。他忽然觉得,易枫做的这件事,比收复多少城池都重要——城池丢了可以再夺,可历史若是没了,民族的根,也就断了。他勒紧缰绳,跟上易枫的脚步,心里默默打定主意:往后,不仅要跟着易枫打仗,也要帮着他,把这段历史好好地传下去。
喜欢靖康逆转:易枫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靖康逆转:易枫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