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二年深秋的风,裹着黄河边的沙尘,刮过应天府的城墙时,竟带了几分暖意。易枫勒住马缰,玄色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他望着城门内整肃列队的三万易军,目光沉得像脚下的青石板。
“李校尉,”易枫的声音透过甲胄的碰撞声传过去,清晰而有力,“应天府是东京的南大门,你带三万弟兄守在这里,加固城防,严查出入者,若见金军动向,即刻传信东京。”
被点到名的李校尉单膝跪地,甲胄磕在地上发出脆响:“末将遵令!定死守应天府,绝不让金军前进一步!”
易枫颔首,抬手将一枚刻着“易”字的虎符递过去:“此符可调动应天府内所有粮草器械,若遇危急,可自主决断。”他知道,留下三万兵力守应天府,既是为东京守住后路,也是为自己留下一条退路——此次带十万易军驰援东京,赌的是宗泽尚存的锐气,赌的是中原百姓未凉的热血,容不得半分差池。
赵羽策马立在易枫身侧,身后的粮车队伍一眼望不到头,每辆车上都插着“易军援汴”的旗帜,麻袋堆叠得老高,风吹过,能闻到粮食的陈香。他看向易枫:“易将军,粮草已清点完毕,150万斤粮食、3万斤草料,分二十队押送,随大军同行。”
易枫勒转马头,望向身后十万易军。将士们的甲胄虽多有磨损,却个个腰杆挺直,长枪斜指地面,眼神里满是战意——这是从沧州一路杀到应天府的队伍,是见过血、吃过苦,却从未丢过魂的队伍。他拔出腰间长剑,剑尖指向东北方,那是东京的方向:“弟兄们!东京城前,有宗泽老将军死守,有中原百姓期盼!今日,我等便去与宗将军汇合,共守这大宋的根!出发!”
“出发!”十万将士的呐喊震得尘土飞扬,马蹄声、脚步声、车轮声交织在一起,像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朝着东京的方向奔去。
从应天府到东京,不过两百里路程,易军日夜兼程,只用了三日便抵达东京城外。远远望去,东京的城墙依旧巍峨,城头上插满了大宋的旗帜,只是旗帜上多了些风霜的痕迹。城门大开,城楼下,早已挤满了迎接的人——有穿着宋军军服的士兵,有穿着粗布衣裳的百姓,还有拄着拐杖的老人、牵着孩子的妇人,他们踮着脚,望着远处扬起的烟尘,眼里满是期盼。
“是易军!是易军的旗帜!”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人群瞬间沸腾起来。百姓们纷纷涌上前,有的递上热水,有的捧着刚烤好的饼,还有的拉着易军将士的手,眼眶通红:“可算把你们盼来了!有你们在,东京就安全了!”
易军将士们纷纷下马,接过百姓递来的东西,言语间满是恳切。宋军士兵更是主动上前,帮着易军将士牵马、卸甲,有的握着对方的手,笑着说:“早就听说易军弟兄们能打,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有的拍着对方的肩膀,感慨道:“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一起杀金兵!”手与手相握,肩与肩相并,没有生疏,没有隔阂,只有在乱世里同仇敌忾的亲近,像失散多年的亲兄弟,终于在故土重逢。
赵羽跟着易枫走在最前面,身后的粮草队伍缓缓驶入城门。宗泽的两位副将——王彦和张所,早已带着人在城门内等候。两人看到赵羽身后的粮车,眼睛瞬间亮了,快步上前,握着赵羽的手,语气里满是激动:“赵将军!可把你们盼来了!你带来的哪里是粮食啊,这分明是东京城的希望,是咱们抗金的底气!”
王彦指着粮车,声音都有些发颤:“宗将军这几日卧病在床,还总惦记着粮草的事,说将士们快断粮了,再等不到支援,怕是撑不住了。现在好了,有了这150万斤粮食,咱们至少能撑上月余,再加上易将军带来的十万大军,金兵再敢来犯,咱们定能让他们有来无回!”
张所也跟着点头,目光望向易枫,满是敬佩:“易将军年少有为,能带十万大军驰援东京,这份忠义,实在难得!宗将军特意吩咐,要亲自到城门迎接二位。”
易枫刚要开口,便见城门内侧的台阶上,缓缓走来一个身影。那人穿着一身褪色的朝服,身形消瘦,步履蹒跚,身后跟着两个亲兵,小心翼翼地扶着他——正是宗泽。他的脸色依旧蜡黄,嘴唇也没什么血色,可眼神却比几日前亮了许多,望着易枫和赵羽,嘴角牵起一抹笑意。
赵羽看到宗泽这副虚弱的模样,心里一酸,连忙上前:“宗将军,您身子不适,怎还亲自来迎?该让属下过去拜见您才是。”
易枫也快步上前,目光落在宗泽的脸上,眉头微蹙:“宗泽将军,您的身体不要紧吧?”他虽未与宗泽谋面,却早已听闻这位老将军的忠义,此刻见他病成这样,还强撑着来迎接,心里满是敬重。
宗泽摆了摆手,声音虽轻,却很有力:“不妨事,不妨事。你们带来了粮草,带来了大军,老夫就是再病,也要来看看你们这些救东京的英雄。”他望着易枫,眼里满是欣赏,“早就听说易将军在河北杀金兵、救百姓,老夫还在奏折里提过你,可惜朝廷……”说到这里,他轻轻叹了口气,话锋一转,“如今能见到你,能看到易军来援,老夫就算是死,也无憾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靖康逆转:易枫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靖康逆转:易枫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