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似乎察觉到了众人的目光,缓缓走出队列,朝赵构躬身道:“陛下,臣以为,如今大宋国力虚弱,不宜与金人硬拼。不如派使者与金人议和,暂缓战事,待国力恢复,再图后续。如此,百姓也能免受战乱之苦。”
“议和?”宗泽猛地转过身,指着秦桧,气得浑身发抖,“你忘了二帝被掳北上的屈辱?忘了金人屠我中原百姓的惨状?议和不过是饮鸩止渴!今日割地,明日赔款,迟早要将大宋的江山拱手让人!”
秦桧脸色不变,依旧躬身道:“宗大人息怒,臣只是为大宋社稷着想。若继续开战,粮草耗尽,兵力折损,临安也未必能守住。”
“你!”宗泽还想争辩,却被赵构抬手打断。
赵构站起身,走到殿门口,望着窗外沉沉的暮色,声音疲惫:“议和之事,容后再议。传朕旨意,嘉奖赵羽护民之功,令他率易军尽快前往翡翠宫休整,待时机成熟,再调他回临安议事。”
殿内的官员们看着赵构的背影,再看看角落里秦桧的嘴脸,都忍不住叹了口气。易枫生死未卜,东京城失守,金人虎视眈眈,陛下又有议和之心,这抗金之路,到底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议事结束后,官员们陆续离开,宗泽独自留在殿内。他拄着拐杖,一步步走到龙椅旁,伸手抚摸着冰冷的椅面,眼中满是失望。他想起年轻时随宗泽将军征战的岁月,想起易枫在军营里挥剑训练的模样,忍不住喃喃自语:“易枫啊易枫,你若真的还活着,就快点回来吧……大宋,不能没有你啊。”
而此时的山道上,朱琏、邢秉懿、赵福金正带着孩子们继续前行。易承宇在朱琏怀里睡得安稳,易念枫喝完羊奶后也渐渐睡去,只有风还在山间呼啸,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牵挂与期盼。她们不知道临安城内的议论,却始终坚信,易枫会回来,抗金之路终会有曙光,她们终会带着孩子们,回到那个没有战乱、没有颠沛流离的家。
暮色彻底沉下来时,易军的营寨在皖南的山谷间铺开,篝火堆像撒在黑夜里的星子,映得帐篷的帆布泛着暖光。邢秉懿抱着易念枫走出帐篷,晚风带着山间的凉意拂过,她下意识将孩子往怀里紧了紧——襁褓里的小家伙刚喝完羊奶,此刻闭着眼睛,小眉头却还微微蹙着,像是连睡梦中都在委屈。
抬头时,一轮满月正悬在墨蓝色的天幕上,清辉洒在营地的辕门上,连插在地上的旌旗都染了层银白。邢秉懿望着月亮,指尖轻轻划过易念枫柔软的胎发,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念枫,你爹爹以前总说,满月的时候要给孩子点长命灯,可现在……”话没说完,喉间就泛起涩意,她别过脸,不让月光照见眼角的湿痕。
“夜里风大,怎么不多穿件衣裳?”赵福金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手里捧着件素色夹袄,快步走到邢秉懿身边,轻轻搭在她肩上。顺着邢秉懿的目光望向月亮,赵福金也叹了口气,“我也想起易枫了,去年在东京,他还说等念枫出生,要带我们去汴河边上看灯船呢。”
两人正说着,就见韦贤妃和乔贵妃相携着从另一顶帐篷里出来。韦贤妃手里攥着串念珠,指尖无意识地捻着,乔贵妃则端着盏热茶,见了邢、赵二人,便笑着走过来:“夜里睡不着,出来透透气,倒巧了,你们也在看月亮。”
“这月亮倒是圆,就是看着让人心里发空。”乔贵妃将热茶递给邢秉懿,“刚让伙房温的姜茶,你抱着孩子,喝点暖暖身子。”邢秉懿接过茶盏,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到心口,她望着三位女子眼底共有的愁绪,忽然觉得,这颠沛的路上,能有彼此相伴,倒也多了几分支撑。
韦贤妃望着远处巡逻的士兵,声音低了些:“听说赵将军今日又清点了粮草,咱们离翡翠宫还有四日路程,但愿路上能安稳些。”乔贵妃点头附和,目光却落在邢秉懿怀里的易念枫身上,柔声道:“这孩子倒是乖,方才哭了那么久,现在倒安生了。要是易枫在,见了孩子这么可爱,不定多欢喜。”
提到易枫,几人又陷入沉默,只有篝火偶尔爆出的火星声,和远处传来的士兵换岗的吆喝声,在夜里格外清晰。
就在这时,两道身影从营寨的西侧走过,是负责夜间巡逻的易军士兵。走在前面的士兵左臂缠着布条,暗红色的血迹已经渗了出来,顺着布条边缘往下滴,在地上留下浅浅的血痕。跟在后面的士兵见了,连忙上前一步,压低声音劝道:“哥,你这伤真不要紧?早上我就见布条渗血了,现在还没止住,口子肯定没长好。”
“没事,小伤。”受伤的士兵摆了摆手,脚步没停,“当年在雁荡山跟金人拼杀,比这深的口子都有,不也过来了?”
“那不一样!”后面的士兵急了,伸手拉住他,“那会儿有军医在,草药也足,现在咱们药物本来就不够,你这伤要是感染了,可怎么整?要不你回去再包扎一下,我替你巡逻后半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靖康逆转:易枫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靖康逆转:易枫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