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枫虽仍需卧床静养,却每天都会听三位夫人和杨延汇报进展。每当听到“今日又有百户百姓搬进新宅院”“学堂新增了五十名学生”“试种的麦田长势比往年好太多”,他的蓝色眼眸里就会泛起欣慰的光芒。
这日傍晚,朱琏端着药碗走进卧房,笑着对易枫说:“易郎,今日城外又扩建了两里城墙,客栈和宅院也建好了三成,孤儿院已经收养了两百多个孤儿,大药房还救好了十几个重病的百姓……翡翠城,真的越来越像个‘家’了。”
易枫接过药碗,一口饮尽,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灯火,轻声道:“这只是开始。等粮食足够了,兵力充足了,我们还要夺回东京,迎回二帝,让所有中原百姓,都能有一个安稳的家。”
夜色渐浓,翡翠城的灯火连成一片,像落在人间的星辰。城墙上的士兵依旧在巡逻,城内的百姓大多已进入梦乡,只有厂房和工地还亮着零星的灯火——那是希望的灯火,在乱世中燃烧,照亮了易军抗金的道路,也照亮了百姓心中的未来。
腊月的寒风裹着雪粒子,刮在翡翠城的城墙上,发出呜呜的声响。城主府的议事厅内,却暖意融融,炭盆里的银丝炭烧得正旺,映得众人脸上满是红光。易枫穿着一身深蓝色棉袄,腰间束着玉带,往日裹着白布的伤口已完全愈合,只是左腿偶尔还会有些僵硬,此刻他正站在悬挂的翡翠城地图前,手指落在城墙外侧的标注点上。
“从上个月开始,金人已三次袭扰我们的粮道,虽都被打退,但保不齐他们下一步会重兵围城。”易枫的声音沉稳,目光扫过赵羽、张奈何、白玉堂、杨延等人,“我决定,在翡翠城和翡翠宫下方,多挖几条地道,一端通往后山密林,一端连接城外的隐秘水源,还有一条要直达我们的秘密粮仓。一旦城池被围得水泄不通,我们既能从地道脱身,也能保证粮草和水源供应。”
赵羽上前一步,指着地图上的西北角落:“首领,那里是山体岩层,挖掘难度大,若是强行开凿,恐怕会引发塌方。不如从东南侧入手,那边土质松软,还能避开城中的民房,不打扰百姓。”
“就按你说的办。”易枫点头,转头看向白玉堂,“你挑选五百名擅长挖掘的士兵,再招募些有经验的百姓,日夜轮班施工,务必在开春前完工。记住,挖掘时要注意隐蔽,绝不能让城外的金人察觉。”
白玉堂躬身领命:“末将明白!定让弟兄们小心行事,绝不泄露消息。”
张奈何则补充道:“我会让人设计地道的通风和防御机关,在地道口设置暗门,再派专人看守,既能防止敌人闯入,也能确保我们通行安全。”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敲定了地道挖掘的细节。议事厅外,雪粒子渐渐变成了鹅毛大雪,易枫走到窗边,望着漫天飞雪,轻声道:“快过年了,希望今年的年,能让百姓们过得安稳些。”
时光匆匆,转眼又是一个月。正月刚过,宋金战争的烽火就烧得更旺了——完颜宗弼率军猛攻临安外围防线,岳飞、韩世忠等人虽拼死抵抗,却也难以抵挡金军的精锐骑兵,沿江的数个城池相继失守,逃难的百姓如潮水般涌向翡翠城。
这日清晨,翡翠城南门外,一辆简陋的马车缓缓停下。车帘掀开,一位身着素色棉裙的女子走了下来,却难掩眉宇间的书卷气。她正是李清照,自靖康之变后,她便带着丈夫赵明诚的遗稿四处逃亡,从江宁到洪州,从台州、黄岩、温州到越州、衢州,一路颠沛流离,听闻翡翠城是易军庇护之地,便辗转来到此处。
刚踏入城门,李清照就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城街上人来人往,虽大多穿着粗布衣裳,脸上却没有逃难者的惶恐。街边的摊位一字排开,卖包子的蒸笼冒着热气,摊主高声吆喝着“刚出锅的肉包,一文钱两个”;卖糖葫芦的老汉扛着草靶,上面插满了红彤彤的糖葫芦,引得孩童围着打转;布庄的伙计正给客人丈量布料,绸缎庄的门口挂着五颜六色的布匹,在春风中轻轻晃动。
不远处的学堂里,传来孩童朗朗的读书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学堂旁的大药房外,郎中正给一位老人诊脉,旁边的学徒忙着抓药;孤儿院的院子里,几个妇人带着孩子们放风筝,笑声清脆,传遍了整条街。
李清照站在街中央,看着眼前的一切,眼眶瞬间红了。这些年,她见过太多的战火与流离——江宁城破时,百姓们哭喊着逃亡;洪州的粮荒里,有人为了半块饼子争斗;温州的海边,无数人挤在破旧的渔船上,随时可能被风浪吞没。她从未想过,在这乱世之中,竟还有这样一处“世外桃源”,有炊烟、有笑声、有读书声,有寻常百姓的安稳日子。
“这位夫人,可是要住店?前面的‘安居客栈’干净又便宜,还管三餐呢!”一位挑着菜筐的大娘路过,见李清照站着不动,笑着上前搭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靖康逆转:易枫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靖康逆转:易枫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