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 我喉结动了动,感觉嗓子干得发紧,烟卷在指间抖了抖,烟灰落在了衣襟上。
“李莲英。”
这仨字一出口,我手一抖,烟直接掉在地上,火星子溅到裤脚,烫得我一激灵,可我竟没察觉。李莲英?那可是慈禧老佛爷跟前的大红人啊!当年在宫里,他权倾朝野,连王爷都得让他三分。后来慈禧没了,他也没了靠山,死得蹊跷 —— 有人说他是被人害死的,有人说他是病死的,到现在都没个准话。更别说他的墓了,藏得严严实实,连个确切的地儿都没人知道。早年间就听说,他墓里的陪葬品多到能把半个紫禁城装满,翡翠、玛瑙、珍珠、宝石,样样都是稀世珍宝,可百十年来,多少人打着主意,挖地三尺找他的墓,连墓门的影都没摸着。
“老爷子,您这是拿我开涮呢?” 我强装镇定,嘴角扯出个笑,可心里却跟翻江倒海似的,乱糟糟的。这李莲英的地宫图,要是真的,那可是天大的宝贝,怎么会轻易落在一个老头儿手里?
老头儿忽然嘿嘿一笑,那笑声又干又涩,像是木头摩擦的声音,他露出几颗泛黄的牙,牙缝里还沾着点污垢,透着股说不出的诡异:“三爷,您再瞧瞧这落款。” 他用干枯的手指指着图纸右下角,那儿有行蝇头小楷,字体工整,写着 “光绪三十四年,李公莲英亲绘”。我凑近了仔细看,那墨迹虽淡,却透着股老墨的香气,不像是新仿的。
“这东西…… 怎么到您手上的?” 我盯着那行字,声音都有些发颤,心里的疑惑更重了。
“民国十三年,李总管下葬,我是跟着抬棺的人之一。” 他往前凑了凑,一股混杂着口臭的樟脑味扑面而来,那味道又冲又闷,让我忍不住皱了皱眉。“那时候我还年轻,跟着几个老伙计一起,半夜里把棺木抬到了地方。李总管临终前,把这图交给我,拉着我的手说,日后必有识货的人来取一件东西,让我务必把图交给那人。三爷,您猜猜,是啥?”
我盯着图纸最深处的标记 —— 棺椁前头供着个鼎状物件,线条流畅,一看就不是凡品。在古董行混了这么多年,我一眼就认出那是宣德炉的样式。可没等我开口,老头儿已经接了话:“宣德炉。明朝宣德年间的真品,当年宣宗皇帝下令铸造的,铜料里掺了金、银、锡,足足炼了十二遍,打造成型后温润如脂,色泽暗沉却透着光,敲一下,声音浑厚绵长,能传老远。李总管生前最宝贝这物件,走到哪儿带到哪儿,连睡觉都放在枕边。他说了,这炉子是咱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绝不能落在满清余孽手里,更不能让洋人抢了去,得留给真正懂它、能护住它的中国人。”
“那您咋不自己去取?” 我反问,心里还是有些不相信。这宣德炉价值连城,他要是真有图纸,怎么会轻易告诉别人?
“我?” 老头儿苦笑一声,眼角的皱纹挤成一团,像晒干的橘子皮,“我今年七十三了,身子骨早不行了,走几步路都喘得厉害,就算能挪进地宫,还能活着出来不?那些暗弩、翻板,稍微不注意就没命了。再说了 ——” 他顿了顿,眼神突然变得像刀子似的,直扎人心,那黑沉沉的眸子里满是愤怒和焦急,“日本人也在找。不知道他们从哪儿听来的消息,最近总在西山一带转悠,还带着罗盘、铁锹,一看就是在找墓。三爷,这炉子要是让日本人弄去,孝敬他们的天皇,摆在他们的博物馆里,您说咱们死后,有脸见地下的祖宗不?咱们这些活着的中国人,脸上又有光吗?”
这话像根刺,狠狠扎在我心口,疼得我喘不过气。我攥着图纸,手心的汗把纸都浸湿了,图纸边缘被我捏得发皱。是啊,日本人在咱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掠,抢了多少宝贝走,要是连这宣德炉也被他们抢去,那真是对不起老祖宗。
“您把这事儿告诉我,图啥?” 我抬头看他,眼神里满是疑惑。
“图个心安。” 老头儿把图纸往我手里一塞,力道重得不像个老人,我差点没接住。“我守着这图几十年,夜里总睡不着觉,就怕把这事儿耽误了。我不求钱,就算给我金山银山,我这把老骨头也花不动了,只求这宝贝能留在中国的地界上,不落到外人手里。三爷,您在江湖上的名号我早听说了 —— 辨货的手艺高,为人也正直,去年您还把一个被洋人骗走的青花瓷瓶给抢了回来,还给了原主。您心眼正,这活儿您要是不接,就没人能接了。”
他说完转身要走,那背影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单薄。我心里一急,一把拽住他的袖子:“老爷子,开墓的钥匙呢?这么大的地宫,机关重重,总不能没钥匙就硬闯,那不是送死吗?”
老头儿愣了愣,低头看了看我拽着他袖子的手,又抬头看我,眼神复杂:“钥匙是一串沉香木佛珠,一共十八颗,每颗珠子上都刻着小佛像,香味能传老远。李总管生前从不离身,睡觉时都攥在手里,下葬的时候,本想跟着一起埋了,可他临终前又改了主意,说钥匙得留在外头,等着取炉人来拿。可这串珠子现在在哪儿,我也不知道,这么多年,我找了不少地方都没找着,您得自己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侠盗燕子李三的100个传奇故事请大家收藏:(m.20xs.org)侠盗燕子李三的100个传奇故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