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舟之心”基座的惊险浇筑终于完成,月壤混凝土在特定能量场的引导下逐渐冷却固化,其内部那场意外的“月心之火”被成功驯服,暂时解除了结构隐患。水冰的发现带来了生存的曙光,尽管其下方那诡异的次声波回波如同一个未解的噩梦,萦绕在决策层的心头。广寒宫在多重危机的挤压下,似乎获得了一丝短暂的、喘息的机会。
然而,雷天宇将军并未有丝毫放松。对他来说,外部的陨石、内部的爆炸、资源的匮乏,都是明刀明枪的挑战,他有清晰的敌人和应对策略。但马库斯事件像一根毒刺,深深扎在他的安全哲学核心——最坚固的堡垒,总是从内部被攻破。那个隐藏在“地球之子”运动背后,能提供超越当前科技水平武器、甚至可能利用那诡异1.618Hz频率的幽灵,始终未被揪出。它可能只有一个马库斯,也可能有十个、百个,潜伏在基地内部,甚至可能…早已渗透。
喘息期,对雷天宇而言,不是休息的时间,而是收网的最佳时机。
他的办公室,与其说是指挥中心,不如说是一个情报战的神经中枢。墙壁上的屏幕不再显示星图或基地结构,而是布满了复杂的人际关系网、通讯记录分析图、物资流动异常点标记、以及行为模式识别算法的实时输出。这里的光线永远调得很暗,只有屏幕的冷光映照着他刀削斧凿般冷硬的侧脸。
“捕鸟行动”,一个酝酿已久、代号取得低调却带着致命意味的反间谍计划,在这一刻悄然全面启动。它的目标并非广撒网,而是精准地揪出那个可能存在的、代号“影雀”的高级内应,以及其可能存在的联络网。
行动基于几条核心线索:
1. 马库斯发生器的技术溯源: 虽然发生器本身无法追踪,但其使用的特殊合金和电子元件,有着极其细微的、可能指向特定供应商或早期实验项目的生产批次特征。雷天宇的人正在地球上疯狂追查这些微末线索。
2. 异常通讯模式: 对基地内部所有通讯记录(包括公开和加密信道)进行回溯性深度分析,寻找与马库斯活动时间点吻合的、无法解释的微小数据包、异常登录记录、或者使用了高级隐藏协议的通讯痕迹。
3. 资源与权限的异常动用: 彻查近期所有敏感物资的领取记录、实验室设备的使用日志、尤其是能接触到高频能量场发生装置或量子计算资源的权限变动,寻找任何与马库斯或其它可疑行为相关的蛛丝马迹。
4. 行为心理学侧写: 基于马库斯的背景和行为模式,由雷天宇带来的顶尖心理分析师团队,对所有可能接触到关键技术的、尤其是近期行为出现细微变化(如变得孤僻、焦虑,或反常地积极)的人员进行秘密评估。
行动的执行,如同最精密的钟表内部运行,无声而高效。雷天宇麾下最精锐的反情报小组“夜莺”被激活。他们像幽灵一样融入基地的日常运作中:
? 一名负责垃圾回收的勤务兵,实际上是经过严格训练的行为观察员,他能从丢弃的物品中判断出人的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的细微变化。
? 数据中心的管理员,在维护系统的同时,悄无声息地布下了更多的日志记录陷阱和隐藏的监控节点。
? 甚至食堂的工作人员,都接受过简单的察言观色训练,会留意某些人员在特定时间点的交谈对象和情绪反应。
压力,无形却切实地弥漫开来。基地里的人们开始感觉到一种不同以往的“注视”。非必要的交谈变少了,彼此间的目光中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雷天宇并没有制造白色恐怖,但他刻意让这种“正在被调查”的氛围缓慢渗透,这本身就会让心虚者感到不安,从而可能露出马脚。
几天过去了,“捕鸟行动”似乎一无所获。目标极其狡猾,没有留下任何明显的痕迹。
转机出现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生命维持系统(LSS)的水循环监测日志。
一名“夜莺”小组的成员,在例行筛查海量数据时,注意到了一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异常:在马库斯发动袭击前约36小时,基地内部某个区域的用水量,出现了一个持续仅三分钟、幅度极微小的、不符合任何已知日常规律的脉冲式增长。这个用水点,指向一个位于生活区和实验室区域交界处的、平时很少被使用的备用器械清洗室。
用水量本身微不足道,但其发生的时间点和模式引起了分析员的警觉。他调取了该清洗室门口的访问日志——在那个时间段,没有任何权限记录显示有人进入。
要么是日志被篡改,要么…有人用了某种方法绕过了门禁系统?
进一步调查发现,该清洗室的一条老旧通风管道,其维护口存在极其细微的、最近才形成的撬动痕迹,而且这条管道,恰好绕过了一处监控盲区,可以通往…
…萨米尔材料实验室的废弃物临时储存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光年低语请大家收藏:(m.20xs.org)光年低语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