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脸上露出了极其欣慰甚至可以说是喜悦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拨云见日,瞬间驱散了洞内的压抑气氛。
“善!大善!”他连赞两声,声如洪钟,盖过了窗外的雨声,“赵升,你今日终得门径矣!”
他站起身,走到洞中央,声音充满力量地开示道:“‘心即雷霆’!此心非是凡俗心念,而是与道相合之‘天心’,是能体察阴阳、洞察枢机之‘道心’。
心念一动,如雷霆生发,此乃内在之神威!‘道法自然’!道本如是,雷亦如是。不假外求,不落窠臼,顺应天理,感而遂通。此七字,道尽雷法之本——“内修心性合于道,外应自然显神机”。非是掌心发雷,而是心合天威;非是呼风唤雨,而是道法自然!”
张道陵不再多言。他重新盘膝坐下,双目微阖,气息瞬间变得绵长而深幽,仿佛与整个天地、与窗外连绵的雷雨融为一体。
他沉声道:“静心!凝神!感受这天地间的‘交泰’,感受你们心中那一点‘灵机’!此刻,便是最好的修炼!”
弟子们,尤其是王长和赵升,在师父的引导和刚才那醍醐灌顶般的开示下,努力摒弃心中对雷霆威力的恐惧和对神通的向往。
他们学着师父的样子,努力收摄心神,尝试去“感”——感受洞外雨水的清凉、空气的湿润、大地的震动、雷声的余韵在体内的共鸣,以及…自己心湖深处,那被雷霆巨响所激起的涟漪之下,一种更宏大、更宁静、仿佛与天地同频的“存在感”。
赵升很快进入一种奇妙的定境,他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的承受者,仿佛自身也化作了天地间流转的一股气机,与那云层中酝酿的雷霆隐隐呼应。
王长则经历了一番挣扎,他努力压制着“想掌握力量”的念头,反复默念着“心即雷霆,道法自然”,渐渐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取代了焦躁,他第一次清晰地“听”到了雷声间隙中雨滴敲打岩石的清脆韵律。
经此一课,赵升在雷法乃至整个道法修行上突飞猛进。他不再执着于符咒术法,而是专注于心性的涵养与对天地自然的体悟。
日后,他常于雷雨时静坐山巅,虽无掌心雷光,但其心境澄澈,精神饱满,一举一动皆暗合天道,处理道门事务、化解灾厄、导人向善时,自有一股沛然正气与无形威仪,被门人尊为“心如雷霆”的真人。
他真正理解了“雷霆”作为“天地号令”的本质在于其代表的“正”与“威”,并将其融入自身修行。
而王长虽然未能如赵升般迅速顿悟至高境界,但师父的当头棒喝和赵升的答案也彻底打破了他对“神通”的迷思。
他明白了方向,修行变得更为踏实。他不再好高骛远,而是从最基础的存神养气、格物致知做起,体察自身气血运行犹如体察天地阴阳。
多年后,他的道法修为亦臻于化境,虽不以雷法显名,但心性坚韧,处事公允,成为张道陵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他尤其擅长在纷扰中保持内心的“静”,如同雷雨前压抑的平静。
旁听的弟子们虽未能如赵升、王长般获得深刻开示,但也深受震撼,对雷法乃至道法的本质有了颠覆性的认识。
他们明白了修道之根本在于修心合道,而非追求奇能异术。天师道的修行风气,经此一课,更加注重内在心性与对大道的体悟。
看到弟子们,尤其是赵升的悟性,张道陵深感欣慰。他知晓道统后继有人。
这次在雷雨中的讲授,也成为他教导核心弟子的经典案例,其核心思想——“心即雷霆,道法自然”——被后世天师道奉为修行雷法乃至一切道法的无上心印。
这七个字,超越了具体的法术,直指道法修行的核心:内在精神的强大与纯粹,以及与宇宙自然规律的和谐统一。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而就在张道陵讲授完雷法,众弟子收摄心神,用心感悟雷道之时。
王长忽然忍不住开口问道:“师尊,您几日前引动的那条……雷霆神龙……是否就是这‘造化之机’的体现?弟子观之,那神龙似乎并非纯粹毁灭,其威压中竟隐含一丝……生发之意?”
张道陵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正要开口细说。
突然!
站在窗边、一直凝神感悟的赵升猛地抬头,脸色剧变,伸手指向窗外远山深处,声音因惊骇而拔高,甚至有些变调:
“师……师尊!快看那边!那……那是什么?!”
几乎在赵升惊呼的同时,张道陵平和的面容骤然一沉!他霍然转头,深邃的目光如同实质的利剑,穿透了朦胧的雨幕,射向赵升所指的方向!
只见在青城山脉最深处、人迹罕至的幽谷方向,一股比之前蚀骨魔将更加深沉、更加粘稠、仿佛沉淀了万载岁月之恶的恐怖魔气,如同沉睡的远古巨兽缓缓苏醒!
那魔气并非冲天而起,而是如同墨汁滴入清水,迅速在群山之间弥漫、扩散,将所过之处的雨幕都染上了一层不祥的灰黑色!一股冰冷、死寂、带着无尽绝望与腐朽的气息,如同无形的潮水,瞬间席卷了整个青城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天师张道陵传奇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师张道陵传奇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