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尚书半点都无尴尬,反而十分爽朗的摇头笑道,“臣可不敢上赶着给自己找不痛快!闻说,公主仪态端方,顾全大局,肯让臣进了寺,但以后臣和臣的家眷,是断然不会从公主那儿讨好脸色的。”
“这个,臣能作证,当年先帝在的时候,公主年纪尚小,输给先帝三子,被先帝罚抄书,。公主耍赖不肯,先帝自然不能纵容,但公主抄了书,任凭先帝如何传召,公主愣是一个月没进书房!”程尚书道,“所以,皇上赐礼的差事,可得慎重!”
众人笑得开怀,但暗地里不知如何算计了。
商议完朝事,众人各自退去,元康帝离了书房,在东间坐下,苗平伺候在侧。
“今日接到帖子的人家都有哪些?”
苗平想了想道,“公主本就不是爱热闹的性子,也就亲近的几乎人家,再有就是给李翰林和季长史两家送了帖子,李翰林推辞了。宗室那边,倒是没有送贴子去。”
元康帝有些诧异,“宗室那边一个都没收到帖子?”
苗平点头,“奴才也觉得惊讶,朱公公来的时候,还特意问了这事儿,公主说,她们姐弟在清净寺一年有余,也不见宗室有人来看望。想来,宗室的各位宗亲是不愿意见到他们姐弟的!”
元康帝面色平和,瞧不出什么来,他略坐了坐便道,“去私库看看,给阿难挑合她心意的贺礼。若是不合她心意,只怕她又要在佛前埋汰朕了!”
苗平见元康帝心情不错,还能说出玩笑话,便附和一句,“公主性子活泼但也是知道规矩的,不会做出那等事来!”
“你忘了?她五岁上,朕给她的芝麻团,她嫌弃不好吃,转身就去了祖宗灵位面前告状,还被先帝听见!”元康帝说着说着就流露出怀念之色,“那会儿,大哥也在,先帝还没说什么,阿难就被大哥揪回去。”
苗平接着说,“原以为昭哀太子会训斥公主,后来听说公主哭闹不休,太子吩咐人出宫给公主重新买了芝麻团,才算安宁了。”
元康帝笑道,“她从小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难为她在清净寺呆得住!”
说罢,便起身往私库而去。
谢尚书等人出了启元殿,便往宫门方向去,程尚书与他走到一起,说起了今年新晋的进士的情况。
不妨秦尚书听见了,突然说道,“听说程尚书的女婿,进了太仆寺?”
谢尚书脚步一顿,看向程尚书道,“卫池去了太仆寺?可惜了那孩子一身的武功了!”
程尚书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但他面上不显,仍旧是笑呵呵的弥勒佛样子,“我这个女婿,别的不说,好歹是文武皆可,不拘去哪儿,只要为朝廷效力!”
秦尚书上下打量他一眼,“那你可知你那女婿,寻得是何人帮忙?可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吉安候。当真是难得,京城谁人不知,吉安候面冷心更冷。我倒是头一次见到了除了皇上外,能请动他的人。”
脚步稍缓一些的工部尚书吴墨,正好听到秦尚书最后一句话,“这事儿,我知道。当时我在场,还有徐侍郎在。”
谢尚书问道,“卫池当真去了太仆寺?”
吴尚书点点头,“说是家中事务太多,他在京郊大营看顾不过来。说来也怪,卫池虽说和吉安候有几分点头之交。但卫池才一提出来,吉安候便向皇上讨了这份儿人情。”
户部尚书若有所思道,“说起来嘉清县主在庄子上也住了好些日子了,徐家竟然也由着她的性子来!”
“这事儿,我听张侍郎说起过,说是因为吉安候长子早产,有些胎中不足,京城最好的儿科太医都在清净寺呆着,在京郊住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再说,沈少卿还亲自去看过那孩子,还给取了名字!”吴尚书道。
谢尚书看了嘴最爱说闲话的吴尚书一眼,“还在启元殿前呢!”
几人这才收了话头,匆匆往宫门去。
回了谢府,谢尚书见了自家夫人,问了请柬的事情。
谢大夫人道,“啊,一早就送来了,阿难还让朱公公传话,寺中凉爽,若是允许,可住上一些日子。”
谢尚书问道,“二房可送了请柬?”
谢大夫人道,“二房要请柬做什么,眼下就剩下个庶子在,不过你放心,这事儿我心里有数!”
谢尚书倒也不多话,回书房传了幕僚来说政事,只是次日一早,上早朝前,将一封信交给谢大夫人。
谢大夫人问道,“你真得不去看看?”
谢尚书摇头,“眼下不是时候,若是公主有什么话,你尽早带回来!”
谢大夫人点头,送自家丈夫出门去,转头就叫丫头请四房的七娘福妙和孙女三丫头谢芳莹,昨日和几房夫人定了这两个丫头出门。
清净寺中,萧扬欢一惯起的早,先是去天王殿上香,然后回来在父母灵位前,三拜谢生养之恩,最后才回了内室,换了一身颜色稍艳丽些的衣裳出来。
最先来的是住在同一院子的廉郡王萧昭佑,他难得笑的欢快,一路小跑进了正房,让身后的福全公公将手里抱着一个锦盒赶紧放上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之凰女还朝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之凰女还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