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敬认为泰萌卫的运行方式就是等死,毫无前途。
这地方毫无自己能力,有不可信的林中百姓,但卫城的生活条件还不如人家自己的部落,很难招人过来。
唯一能对抗自然减员的,就是刘承宗往天山送的大明宗室边角料。
但这帮人又太少了。
三千宗室男女从海上出发,路上倒没太多减员,意外、伤病的情况也不多,无非是沿途驿站缺人,会抽几个留下补充,到天山还能剩下两千七八百。
但刘承祖至少会留下两千五百人。
宗女就不用说了,肯定都会留在天山,一个都不会往北走。
宗男里面但凡履历还说得过去,哪怕什么都不会,也会被刘承祖留在天山卫做劳役。
只要有一技之长,哪怕是会溜门撬锁,刘承祖都会以天山正缺懂锁头构造的专业人才为由,把他留在天山。
送到泰萌卫的,恶贯满盈只是先决条件,没有本事才是根本原因。
从装船的那一刻,就决定了这帮人都是会点评美食美酒,有高超的音律、舞蹈鉴赏能力,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人间残渣。
在刘承祖心里,这样的人踏足冰原冻土,跟死人没什么两样。
若是没有补充,二百人三年后能活下来俩,都算他俩运气好。
周一敬被扔到这个环境,路上就不想什么殉国尽忠之类的事了。
开始还有点自比苏武的心思,但很快就被泰萌卫的严寒冻老实,只要能被召回中原,从贼什么的好像也没啥关系。
就算回去让他当个宰相,他也愿意。
周一敬是实在想不明白,刘承宗那个蛮子,是不是跟别扭不懂三甲进士的含金量,给他派到这不毛之地,到底是要干啥啊?
还美其名曰泰萌参将。
咱就说,发配到这的囚犯移民,根本就不需要有人来管理。
就让这片冰原来管理他们就足够了。
这里就是流放,对囚犯,对官员,对士兵,都是流放。
流放、戍边,历来是重罪大罪,但这个刑罚的目的,是在心智和生活水平上折磨人——不是真要把人弄死。
就算把玉皇大帝杀了,都不该被流放到这么远的鬼地方。
他编《泰镇考见略》,为的就是想要让刘承宗认识到他的才能,好把他召回去。
堂堂三甲进士,在这当牢头儿,实在是屈才了。
甚至别说他,哪怕周日强那样举人出身,有地方知州经验的官员,在这也一样屈了大才。
周一敬过来还没半个月,就看出来了。
被统治者都一个个奇形怪状没个人样,把他们这些负责教化人群的官员派过来又有啥用?
这个鬼地方最适合的执政官员,压根就不是他们。
刘承宗在这边设立卫所,思路是对的,这里最适合的官员形式,确实是土司和卫所。
但人用错了。
举人进士也不是神仙,他们更适合指天画地的战略,但是把战略落地的具体执行方面,他们可能比不上更多的专业人才。
周一敬觉得,这里最好的执政官员,是他在海丰当知县的时候,那些见过几面的地保粮长。
只需要一个有率领宗族抢水械斗经验的粮长,带些兄弟子侄举家搬迁过来,最好再拉扯几个在海上讨过生活的后辈,泰萌卫很快就能收获一个核心千户所。
这个鬼地方明显是不需要打仗的。
外部环境有天山军在河上巡逻的几艘兵船就够用了。
只需要生存,想尽一切办法生存下去,把所有想要抢夺土地的对手都熬到冻死,占领的目的就达成了。
几个这样的地保粮长,带几百人过来,沿着大河各自扎根一片土地,招抚几个附从的林中部落,打击不服诸部,再造上几条船,跟着天山军的兵船晃一晃,往来运输些物资,渔猎、生产两不耽误。
能把生活过个凑合。
反观现在的泰萌卫,常驻战兵二百多,占了人口一半,剩下的都是没一点生存能力的人间残渣,既不懂生活、也不会生产,执行所有任务的效率都极其低下。
说是废物也不为过。
直到如今,能立功的人才也就一个,是个奉国中尉,发现了一种草药。
泰萌卫现在已经发现两种草药,立功的两位,一个庆藩的奉国中尉,另一个叫征西校尉,是楚琥尔从陕西带回来的黄犬。
那条黄犬是楚琥尔从赤斤卫抢的狗崽子,康良辅刚从陕西买回去,就被楚琥尔抢了。
楚琥尔是觉得狗长成这个样子很新鲜,打算抢来献给刘承宗,结果进了陕西,发现狗子都长这样,就自己养着玩了几个月,回阿尔泰派人给周日强送来了。
不得不说,别管东西是通过什么手段弄来的,楚琥尔确实很会送东西。
周日强对这条来自中原的黄犬喜爱极了,起名叫征西校尉。
但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对征西校尉来说,属于一年不如一年。
赤斤卫的伙食本来就差,征西校尉从小就学会了跟秃鹫抢骨头,但运气好了终归是能吃上几顿炒面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顽贼请大家收藏:(m.20xs.org)顽贼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