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被金旋任命为文官之首,但心中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一想到天下纷乱,向名存实亡的汉帝王上表官职如同儿戏一般,他心中便忧虑不已,
虽然如今金旋已经占领几郡,但皆是蛮荒之地,想要入主中原成为正统谈何容易啊!
想到这些,他不由得叹息一声。
金旋此时正好听到了蒋琬的叹息,便询问起了原因,
当蒋琬讲出心中的忧虑,却见金旋淡然一笑,从背包中拿出个方块放在了地上,
只听咔嚓一声,地上的木板被压成了粉碎,
众人被这声音一惊,急忙看去,却是一个闪着银色光芒的方块,
这时金旋站起来说道:
“我有如此神异之法,何处可敌,南中只是起始之地。”
金旋此话一出,五溪峡中,欢呼附和,
甘宁面色潮红,而蒋琬神色异动,
这是金旋第一次将自己的能力放在台面上,
对于他至少拥有五郡之地,又有黔中南中支持的他,
此时不但不需隐藏,还合用此物激励属下。
众人看着放在金旋身前的那个闪着银光的大铁块,
顿时回想起了金旋这两年来的崛起之路,不论是那高产神奇小麦,还是天路和破车的爆炸之物,
众人无不是心中激荡,觉得未来可期。
而蒋琬也是心意渐定:
“也许真有一日主公可入主中原!”
虽然金旋没有什么可以看到忠诚度的外挂,
但看着这些部下的神色变化,想来他们的忠诚也是向上长了几点。
见部下心中忧虑渐消,金旋便说起了第二件事情,那便是选拔人才。
如今的他虽然占据着偌大的地盘,但能用在高层的确实不多,
像是建宁郡郡便是因为金旋手下实在缺人,便将周围几郡暂时归拢建宁治理,
不说太守这一层次的官员缺少,便是郡下的各个县的县令县长,也无人任用,他也只能让蒋琬几人各想办法,
可巧妇难做无米之炊,便是蒋琬,潘濬几人能力再大,
奈何政令不出,无人执行,图之奈何。
因而招揽人才之事迫在眉睫!
而在大汉选拔人在的方法无外乎是就那么几种,
其中最重要的两种,便是察举制和征辟制。
察举,举孝廉,举茂才,举贤良方正。
当初金旋向蒋琬,潘濬,等人询问是否有人人才推荐,
蒋琬认识一些才子,要是到武陵任职有一些人倒是同意,
可听到要去黔中南中这样的蛮族之地,这些人打死也不愿,
毕竟上一个被刘表派到黔中的裴太守,死的过于凄惨,到现在尸体还没有找到,
让他们去更远的南中蛮族之地,岂不是和送死一样,
至于潘濬,他的老师宋忠倒是荆州大儒,门下弟子无数,基层官员遍布,
本来要是潘濬能请的宋忠出面,未必不能挖的几人,
可惜除了上面那些原因,潘濬向来刚正不阿,擅长得罪人,和他来往之人少之又少,
至于甘宁等武将,认识的能人也不多,推举不了几人。
唯一让有所收获的便是张戌:
“此人倒是向我推荐了几个人?可惜张戌人微言轻,推荐之人大多都不搭理他。”
既然察举行不通金旋便想另一个办法,
那便是用科举,毕竟南中还有数万汉人存在,其中一些还隐藏在各个县中,未算在人口中。
这样的南中总也能出些人才吧!他就不信一个人也没有吗?
可想到科举,金旋便有一些其他的想法,
从前身得到的记忆显示,自东汉刘秀用不可思议的方法打到王莽恢复汉朝统治后,
刘秀似乎用尽了汉朝的运气,
之后的帝王几乎都是短命鬼,与前半段的西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东汉中甚至有些是幼子上位,
如此情况下,这东汉变成了外戚与宦官了乐园。
而地方上皇权越来越薄弱,以至于士族门阀崛起,
这也使得从西汉开始的察举制变成了这些士族门阀的玩物,
若他实行科举制,便是在刨这些大族的根,士族门阀如何能同意?
所幸这时的世家大族还没有变成南北朝之后那样的庞然大物,
若是现在用科举制反而有可能抑制世家大族的形成,
更何况,自身在南中,这里大族的力量薄弱,谁人又能阻拦自己。
想到这里,金旋便决定使用此法,可回想了一下关于科举制的具体制度,金旋皱了一下眉头,
他发现自己似乎漏算了一件事情,那便是自己这里还没有实现科举制的基础。
要知道科举制真正发展起来那可是在印刷术之后,
书籍大量流行,人才喷涌这才有实行这个制度的可能。
现在不说印刷术,便是连纸都没有彻底流行开来,
虽然这时的纸张经过蔡伦的改造已经可以用来书写,但其工艺还很落后,造价也不菲,
在北方干燥之地还可以使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里的MC玩家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里的MC玩家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