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送了金寿星的江宁知府,更是被都察院以“贪墨渎职”的罪名直接锁拿进京。
消息灵通的江南官绅们这才如梦初醒!
他们送出去的不仅是钱财,更是将自己的把柄亲手递到了苏宁和皇帝的手上!
一时间,当初送礼最狠的那些人,无不惶惶不可终日,生怕下一刻就有锦衣卫上门。
巡抚衙门再次变得门可罗雀,但这一次,笼罩在南京城上空的,是一种更深沉的敬畏。
所有人都明白了,这位苏抚台,不按常理出牌,他的“贪”,是裹着蜜糖的砒霜,是请君入瓮的陷阱。
他不仅自己要清廉,还要用这种近乎羞辱的方式,逼着整个江南官场,在他划定的规则内行事。
苏宁站在书房窗口,听着远处隐约传来的更鼓声,神色平静。
他知道,经过这一遭,他在江南才算真正立住了脚跟。
接下来,才是真正推行新政的时候了。
而那些锁在皇帝内府的名单,将成为悬在江南官绅头顶的一柄利剑,确保他的政令,能够更顺畅地推行下去。
这一手“化贿为剑”,堪称绝妙。
……
夜色深沉,应天巡抚衙门的后书房内,烛火摇曳。
苏宁处理完最后一封关于漕粮改制的公文,搁下笔,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
他踱步到窗前,望着南京城不灭的灯火,思绪不由得飘回了数年前,那个他刚刚穿越到此方世界,既惶恐又充满野心的时刻。
那时,他还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空有来自现代的知识和随身工业空间的巨大优势,却无半点权势庇护。
起初,苏宁本来想尝试制造出更细腻的肥皂、更鲜艳的染料等,但是预判到一定会遭遇到觊觎和打压。
到时候,地方胥吏、同行巨贾,甚至衙门里的差役,都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
不用问,自己辛苦创立的小作坊,转眼间就会被吞得渣都不剩。
“无权无势,奇技淫巧便是取祸之道!”那是他用惨痛代价换来的教训。
于是,苏宁选择了蛰伏。
反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相对远离政治漩涡,又能快速积累资本的行业——胭脂水粉。
他找到了为人忠厚的表哥周正杰,将自己利用工业空间优化配方、提纯香精制成的“沉鱼落雁”系列胭脂交给他,并定下了严格的章程:自己只提供核心货品和经营策略,隐于幕后,绝不露面;台前所有事务,均由周正杰打理。
而在苏宁的遥控指挥和周正杰的精心经营下,“沉鱼落雁”以其无可匹敌的品质,迅速在京城贵妇圈风靡,利润滚滚而来。
更重要的是,通过巧妙的利益捆绑,胭脂铺的背后,渐渐织就了一张虽不显赫却足够实用的关系网,让它得以平稳地扩张,直至如今开遍大明两京十三省,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雏形,为苏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
如今,时移世易。
他不再是那个任人拿捏的小人物,而是官居正四品、节制江南应天的封疆大吏!
他的恩师兼岳祖父徐阶,是当朝内阁首辅,权倾天下。
岳父徐蟠虽是个不成器的纨绔,但顶着徐家的名头,在江南地界也足以震慑许多宵小。
权力,终于成为了他商业蓝图最坚实的护盾。
几个月前,他便已修书一封,密令表哥周正杰南下南京。
此刻,书房暗门轻启,风尘仆仆却精神矍铄的周正杰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抚台大人!”四下无人,周正杰仍保持着恭敬。
“表哥,这里没有外人。”苏宁笑着扶住他,“事情筹备得如何了?”
周正杰压低声音,眼中闪着精光:“安邦,你画的那‘超市’图样,我已完全领会!南京城最繁华的秦淮河畔,铺面和仓库已经盘下,正在按照你的要求改造,气派非凡!货架、动线,都与你说的一般无二。”
苏宁满意地点点头:“货源方面,我提供的那些‘奇物’,可还够用?”
他指的自然是来自工业空间的各类轻工业品:玻璃镜、精制白糖、前所未见的香料、质量上乘的钢针、色彩鲜艳不易褪色的布匹、五金和日用品……
“够!太够了!”周正杰激动道,“光是那些玻璃镜,就已引得全城轰动,多少人捧着银子预定了!还有那些香料、白糖,品质远超贡品!光是这些,就足以让‘供销社’一炮而红!”
“超市的名字,定好了?”苏宁问。
“定了,就叫‘大明超市’,朗朗上口,也符合你巡抚大人的身份。”周正杰答道,“不过,安邦,这生鲜、米面粮油……若全从本地采购,成本高昂,且容易受制于人。你信中说的那个‘海贸’路子……”
苏宁走到大明舆图前,手指点在了南海方向:“没错。我已通过渠道,联系上了往来吕宋(菲律宾)、暹罗(泰国)的海商。那边稻米一年三熟,价格不及江南一半;热带水果、珍贵木材、香料更是价廉物美。我已命人组建船队,以采购‘南洋奇珍’为名,实则大量运回粮食、油脂等基础物资。这些货物,将作为‘大明供销社’低价吸引客流、稳定民生的基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影视编辑器请大家收藏:(m.20xs.org)影视编辑器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