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越看着他眼里的光芒。
那不是对未知的忐忑,而是对自身能力的笃定,还有对更高创作目标的渴望。
作为公司创始人,他太清楚林清野的价值:国内能同时兼顾“收视口碑”与“艺术表达”的电视剧导演本就稀缺,而林清野不仅做到了,还能不断突破自我,这种创作力正是电影部门急需的。
“你有这份底气,我很认可。”谭越的语气里满是肯定,“不过转型初期,我给你安排个过渡方案。先以‘电影导演储备’的身份加入电影部门,跟着郑通参与《天路》项目的筹备,从剧本围读、选角、勘景开始,熟悉电影的制作流程;同时你可以推进自己的电影脚本,公司会给你配专属的编剧和策划,帮你打磨故事。以你的能力,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独立掌镜。”
听到“能力”二字,林清野眼底的光芒更亮了,他从随身的深棕色公文包里掏出一个蓝色封面的笔记本,封面上印着小小的钟表图案,递向谭越时没有半分局促:“谭总,这是我休息期间写的电影脚本,叫《时光滴答》。我没按电视剧的思路写,特意压缩了人物线,只保留两个核心角色——老钟表匠和叛逆少年,重点放在他们的情感碰撞上,应该符合电影的叙事逻辑。”
谭越接过笔记本,指尖触到纸页上工整的字迹,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用心。
翻开脚本,故事缓缓铺展开:老钟表匠赵师傅守着祖传的“赵氏钟表店”,店里摆满各式各样的旧钟表,滴答声此起彼伏,他固执地拒绝电子表,觉得“电子表走得再准,也没有温度”。
直到叛逆少年林晓宇找上门,手里攥着爷爷留下的旧怀表,非要让赵师傅改成电子表,说“老掉牙的东西没人要”。
两人从最初的冲突。
赵师傅说“你这是糟蹋老物件”,林晓宇说“你这是守旧顽固”,到后来的理解:赵师傅发现少年改表,是因为想保留爷爷的回忆,却觉得旧怀表“丢人”。
少年也懂了,老钟表匠守着店铺,是为了纪念去世的妻子。
店里的每一块钟表,都是妻子生前和他一起修好的。最终,赵师傅精心修复了怀表,在表盘内侧刻上少年爷爷的名字;少年帮店铺开了线上店,让老手艺以新的方式延续。
脚本里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却处处是戳人的细节。
赵师傅修表时颤抖的指尖,是常年劳作留下的旧疾。
少年看到怀表里爷爷字迹时的停顿,眼底闪过的怀念......
林清野都特意标注了“需用环绕声强化氛围,让观众感受时间的流动感”。谭越越看越惊喜。
这不仅是个好故事,更能看出林清野已经在主动适配电影的创作逻辑,知道如何用细节替代台词,用镜头传递情绪。
“这个脚本比我预期的成熟太多。”谭越合上笔记本,语气里满是赞赏,“你把传统与现代的矛盾,藏在两个角色的互动里,没有喊口号,没有刻意说教,却能戳中人心。这正是你最擅长的,也是现在电影市场最需要的‘小而美’的故事。不过有个小建议:可以给赵师傅加一条‘遗憾线’。比如他年轻时跟父亲闹矛盾,父亲想让他继承钟表店......。”
“您说的这点,我其实也想到了,只是没敢加太多,怕打乱主线节奏。”林清野立刻接话,从口袋里掏出一支黑色水笔,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格外清晰,“现在听您这么一说,反而觉得加进去更合适......”
两人越聊越投入,从镜头语言聊到演员选择,从后期剪辑聊到配乐风格。
林清野没有把自己放在“下属”的位置,而是以创作者的身份平等交流:“谭总,我想请《星际穿越》的剪辑指导帮我看看脚本。他对‘情感留白’的把控太厉害了,比如电影里父亲离开女儿时,没有说‘我会回来’,只给了一个手表的特写,那种克制的情感比台词更有冲击力。我想跟他学学,怎么在电影里用剪辑代替台词,传递更细腻的情绪。”
“没问题,我让陈晔帮你对接。”谭越一口答应,“另外,电影部门有个年轻编剧,叫周航,擅长写现实题材,之前参与过《人生大事》的脚本打磨,我让他加入你的团队,帮你完善细节。”
看着林清野微微点头,谭越补充道:“不过你放心,核心创作权在你手里。这是你的第一部电影,得有你的风格,不能被别人的想法带偏。”
不知不觉间,窗外的阳光已经西斜,金色的光线透过玻璃,给办公室里的一切都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
墙上的挂钟滴答作响,指针指向下午五点半。
林清野看了看手腕上的老旧机械表,起身收拾好笔记本,小心翼翼地放进公文包:“谭总,不耽误您时间了,我回去就按您的建议修改脚本,下周把修订版给您看。”
“不用急,好故事得慢慢磨。”谭越送他到办公室门口,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掌心能感受到他肩膀的坚实,“你放心,公司会给你最大的创作空间。预算方面,我给你预留足制作资金;团队方面,摄影师、美术指导、剪辑师,你可以随便挑公司的核心成员;宣发方面,公关部会提前做预热,保证电影上映时能触达目标观众。以你的能力,我等着看你在电影圈站稳脚跟。”
林清野用力点头,眼里满是干劲,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谢谢您谭总!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看着林清野离开的背影,他的脚步比来时轻快了许多,手里紧紧攥着那个蓝色笔记本,没有丝毫转型的迷茫。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导演能力,足够支撑他在新领域站稳脚跟。
谭越回到办公室,拿起那份脚本,重新翻开第一页,“时光滴答”四个字映入眼帘,字迹工整又带着几分创作时的急切。
他拿出手机,点开与郑通的微信对话框,快速输入:“明天上午十点,让电影部门的剪辑指导、美术指导、编剧周航跟林清野开个会,给他的脚本提专业意见。记住,以支持为主,别用‘电影经验’打压他的创作——他的导演能力,比很多拍了三四部电影的新人导演都强,要保护好他的创作热情。”
发完消息,谭越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林清野的转型,不仅是他个人的突破,更是公司内容实力的提升。
有这样能力强又敢突破的导演,璀璨娱乐的电影板块,未来只会更有竞争力。
喜欢从离婚开始的文娱请大家收藏:(m.20xs.org)从离婚开始的文娱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