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兄弟心知肚明,韦赹才是家族最大的“功臣”,韦闳还是忍不住调侃一句,“怎么不从酒楼直接搬张床回家?”
韦赹搓手笑着邀功道:“大伯,爹,你们猜猜看,今儿谁在我酒楼吃饭,谁做东谁是客人?”
韦祎微微皱眉。一见到爹的古板模样,韦胖子便开始犯怵。
韦闳笑呵呵道:“怎么,莫非是北衙洪霁?”
总是故意挑最不可能的人选说,看你小子还怎么显摆。
韦胖子瞪眼道:“大伯的消息这么灵通!”
韦闳闻言瞪眼更圆,一下子就紧张起来,“洪霁去你酒楼吃什么饭?!”
抄家也没抄对地方啊?
韦祎同样心弦紧绷起来,微微皱眉,表面还算沉稳,示意儿子先把门关上,看他关了门便呆站着,韦祎伸手虚按两下,“坐下聊,说说看,到底怎么回事。一五一十说清楚,越详细越好,不要有任何错漏的细节。”
韦胖子便有些后悔把椅子搬回意迟巷了,早知回到家就要被盘问,藏在酒楼多好。大略讲过了今晚洪霁的请客吃饭,但是陈国师在厨房和酒桌具体聊了什么,只要爹和大伯不问,韦赹就不敢多说,好歹是意迟巷子弟,从小耳濡目染,晓得一些纸面规矩之外的规矩更要命。
至于那个“谢狗”主动询问韦家收不收供奉一事,韦赹也没讲。
有些事,就当碗里的酒水去了肚子里,就不打个酒嗝给人听了。
不过跟北衙洪霁的那个约定,没什么官场忌讳,韦闳听过了,觉得有趣之余,更有余味。
韦祎总算放下心来,沉声说道:“我们不问,你也只当没听见。这间屋子都不该说的……”
韦赹立即跟上一句,“出了书房,我肯定更不说!”
韦闳见状点头,越来越心思活络,有点开窍的意思了,打趣一句,“岁数不小了,也该考虑考虑婚事了。”
韦赹脸色涨红,嚅嚅喏喏一句,嗓音细若蚊蝇,“等我瘦掉一小半肉再说。”
韦闳提醒道:“去将那把椅子搬来书房这边。”
韦胖子乖乖照做。本来还想当件传家宝的,不曾想给截胡了。
离开屋子,韦胖子关上门的时候,看了眼书房匾额,“三省斋”,是爷爷的手笔。
意迟巷和篪儿街的少年们,都喜欢比拼“年龄”。比的,就以各自家族入住两条街巷的年月。
相较于那几个上柱国姓氏,韦家显然属于“年轻后进”,才四代人而已。
韦祎突然骂骂咧咧,是一个满嘴喷粪的意迟巷年轻人,市侩精明,以前韦赹的爷爷,意迟巷韦家的顶梁柱,昔年职掌通政司的韦老爷子,还在世的时候,他们家来这边串门何等殷勤,等到韦老爷子走了,他们说话做事就难听难看了。这些年在户部仓场衙门没少挣的年轻人曾经在菖蒲河酒楼公开说了句恶心人的话,大致意思是讥讽韦赹胖,回了家,不就跟进猪圈似的。
这无异于将韦家比喻成为一座猪圈了。
韦闳大笑不已。原来也不只是我这个当大伯的在意此事。
韦祎站起身,走到书桌旁边,拿起一方藏书印。
韦老爷子曾经请人刻过一方私章,若说边款文字发人警醒,“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那么底款内容却是足可令人悚然,“今日朱门者,曾恨朱门深”。
韦祎拿起这方藏书印,看着文房匾额,好像有个老人在屋内自言自语,老调常谈,独自说着一些不管世道和年轻人信与不信都无所谓的内容:“我们读书人,在目曰开卷有益,在手曰亲笔抄录,在口曰琅琅书声,在心曰恻隐生发,在内曰修身齐家三省乎己,在外曰经国济民舍我其谁。”
————
大骊京城有一条小巷,里边有座人云亦云楼。
夜幕沉沉,赵端明如今独自一人,倒也清闲,在阵法之内搁放了一张竹席,一只装满糯米酿的酒壶,一碟盐水花生,坐那儿一手持经书,一手端酒碗,摸一两颗花生丢入嘴里嚼着,时而皱眉,时而恍然,时而会心而笑。
陈平安站在巷口,轻轻咳嗽一声,明知故问一句,“赵端明,你师父呢。”
发现竟是国师亲临,赵端明立即撤掉了障眼阵法,草草收拾一番,站起身,疑惑道:“师父说跟我爹还有刑部都打过招呼了,以后就不在这边看门了。陈……国师不知道此事?”
莫非师父他老人家是自个儿跑出去游山玩水?
先前少年喊对方一声陈先生,陈大哥,都很顺嘴,如今话到嘴边,就如悬崖勒马。
其实刘袈离京之后,一路南下游历,期间路过集灵峰的山门一趟,不知为何老人却没有登山,只是一瞻而过。当时陈平安在扶摇麓私人道场闭关,事后得知,老人早已去了牛角渡,乘坐渡船往北俱芦洲去了。
陈平安笑道:“你要是觉得闷的话,可以换个活计做。”
赵端明摇头道:“不会无聊啊。只要陈……先生不赶人,我就待在这边等师父回来。”
陈平安点点头。
独自走在昏暗的小巷。
陈平安伸出双手,好像在丈量着小巷的宽度。
其实也没有几步路,就到了目的地。
曾经的大逆不道、欺师灭祖的绣虎也罢,后来去剑气长城的城头接他、难得与别人谈心一场的师兄也罢,上任大骊国师,又或者是那座小道观的常伯,总是崔瀺而已。
陈平安走到了院门口,回头望去,自己一路走来,好像有个双鬓霜白的青衫老者,手心托着些花生米,一颗道心上下求索,一路走去。
掏出钥匙,打开院门,陈平安径直去了二楼,从琳琅满目的书架上边挑选出一本书,想了想,还是将其放回原位,重新换了一本。
如今陈平安总算看得进去那些江湖演义小说了,曾经的难以感同身受,开始觉得精彩纷呈。
峰回路转,人生万古骋少年。柳暗花明,一剑光寒山外山。
不知不觉天亮了,合上书本,收拾心绪,出门一观,红日在檐,万籁皆寂,心地清凉。
喜欢剑来请大家收藏:(m.20xs.org)剑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