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进入一个新的强度之后恢复不过来,那么日积月累就只有受伤这条路。
可你看看现在。
现在他的动作依旧没有变形。
膝盖抬升高度稳定。
落地缓冲流畅。
每一步都踩得铿锵有力。
没有丝毫拖沓。
辛比恩这辈子和国内选手的比赛比较少。
在他身边接触过的亚洲人几乎都是,没有100米的竞争力。
导致他赛前其实很想要看一看,作为亚洲之光的中国队。
到底百米有什么水平?
当然现在他看到了。
劳逸现在的水平稍微认真一些。
可以把刚刚打开10秒的辛比恩。
压的死死的。
不管你怎么跑,都可以压住你的那种压。
最后20米。
鲍威尔已经彻底锁定了小组第一的位置,他的速度开始减慢,黑色身影渐渐降速冲向终点。
这要是换成年轻的鲍威尔,肯定不会这么。
一口气顺下去多爽。
可是现在呢。
年纪大了之后,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
现在竞争的焦点集中在第二和第三的晋级名额上。
劳逸在前,辛比恩紧随其后,两人几乎是齐头并进。
看台上的中国观众已经全体起立,挥舞着国旗,“劳逸加油”的呐喊声震耳欲聋,这股主场优势的力量,正在推动着劳逸向前。
这就是主场作战的好处。
劳逸听到了观众的呐喊。
他的眼神变得更加坚定,死死盯着终点线,瞳孔里倒映着那道白色的计时线。
摆臂节奏再次加快。
双腿交替的速度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红色身影像是被注入了新的能量。
再次向前窜出了半个身位。
辛比恩也在咬牙坚持,但他的步频已经达到了极限,开始出现轻微的波动,这就是年轻选手和老将的差距,在极限状态下的节奏把控……
还是老辣的劳逸更胜一筹。
最后15米!
高津圭已经被甩开。
劳逸的核心肌群如钢索般紧绷,死死锁住身体平衡,避免了任何多余的晃动,将能量损耗降到最低。
他的呼吸虽然急促,但依旧保持着规律,没有出现紊乱,这是顶级选手的心理素质。
劳逸心理素质的环节从不让人质疑。
辛比恩还在追赶,但他的身体开始出现轻微的后仰,这会影响发力效率,差距正在被慢慢拉开。
现在终点就在眼前。
劳逸没有盲目挺胸,而是遵循二沙岛训练中“低重心精准前送”的核心要领:核心肌群瞬间收紧,凭借自身的重心优势,上半身不后仰、不偏移,反而将骨盆微微前倾,带动胸骨向前做“点对点”的精准推送。
这个动作看似细微,却能让力量全部集中于躯干前送,每一分发力都精准作用于计时点,避免了矮个子选手压线时的身体晃动。
辛比恩也拼尽了最后一丝力气。
他猛地挺胸压线,但动作幅度过大导致身体失衡,上半身出现了轻微晃动,反而浪费了发力效率。
而劳逸的根本都没有压线的意思。
双臂摆动降至最低频率,避免多余动作分散力量,双腿保持最后两次高频蹬伸,脚踝蹬离地面时的弹性反馈,与躯干前送形成协同。
呼————————
小组第1,毫无疑问是鲍威尔。
在0.1米每秒的小逆风状态下。
鲍威尔轻松跑出了9秒95。
自然是领跑第一进入半决赛。
第2位就是刚刚在跑完的我国选手——
劳逸。
“10秒03。”
“很不错的成绩啊,最后有明显的放水。”
“很轻松就压住了非洲那边的年轻天才选手辛比恩。”
“看起来对于他来讲,第二枪想如何进入决赛才是要做的事情。”
“预赛还没有考虑这么多。”
“好歹也是9秒85以内的实力,有资格这么做。”
混合采访区的灯光聚焦在劳逸身上。
毕竟是自家主场作战,镜头多给一点实属正常。
红色战衣还带着赛道的余温,他抬手擦了擦额角的薄汗,呼吸虽略急促,神情却从容淡然。面对围上来的记者,他“嘿嘿”的笑了几下,开口时语气平和却藏着底气:“10秒03,小组第二晋级,这个结果挺满意的,完全发挥出了训练中的水平。”
谈及这场与鲍威尔、辛比恩等强手的对决,劳逸没有丝毫怯色,反而带着几分从容:“赛前就知道这组实力很强,鲍威尔是传奇选手,辛比恩年轻有冲劲,但我没给自己太大压力,就是按教练制定的战术跑——起跑抓反应,途中跑稳节奏,冲刺拼细节。其实跑起来之后,我只专注自己的节奏,没太多精力想对手,毕竟短跑比赛,能把自己的技术发挥好就赢了一半。”
“这两年在二沙岛的备战太关键了,教练团队针对我的特点,打磨了起跑反应和压线技术,尤其是最后的精准前送动作,练了无数次,已经形成肌肉记忆了。刚才冲刺时和辛比恩咬得很紧,最后能守住优势,全靠平时的反复演练,这就是科学训练的底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体坛之重开的苏神请大家收藏:(m.20xs.org)体坛之重开的苏神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