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在官方史册与后世议论中,他将是隋明帝。
吉日,经太史局反复推算。
最终,选定在永安元年九月朔日。
依周礼,天子七月而葬。
但考虑到战乱初平,关中秩序亟待恢复,且需等待总揽全局、功勋卓着的太师杨子灿处理完大兴城善后事宜并班师回朝主持大典,故特延期至秋高气爽的九月。
三
半月之后,魏王杨子灿终于带着长长的囚车队伍,来到了洛阳……
又过数日,就到了广皇帝大丧之期。
葬礼前夜,洛阳城已然沉浸在一片庄严肃穆的哀思之中。
官府下令,民间禁绝婚嫁宴乐。
无数百姓自发在自家门前设下香案,焚烧纸钱。
袅袅青烟与浓郁的香火气息,笼罩了整座洛阳城。
朴实的人们,为这位以其独特而激烈的方式,深刻影响了帝国命运乃至他们每一个人生活的皇帝,献上最后的祭奠与送别。
紫微宫内,白幡如林,素帷垂地。
宫中上下,从太后、皇帝到最低等的宫女宦官,皆身着孝服。
哭声,日夜不绝。
葬礼当日,寅时刚过,夜色尚未褪尽。
皇城承天门外的广场上,火把如龙,映照着一张张肃穆的面孔。
庞大无比的送葬队伍,已按严格礼制编排就绪。
卤簿仪仗,极尽哀荣,彰显着帝国的气度与皇权的威严。
前导,是由三千精锐铁甲骑兵和五千重甲步兵组成的方阵。
盔明甲亮,兵戈森然,肃立无声,如同为帝王灵魂开道的钢铁丛林。
其后,是连绵不绝的旌旗、幡、幢、伞、扇队伍,其上描绘着日月星辰、山川龙凤、十二章纹,色彩虽因国丧而偏素,但其繁复华丽、规模宏大,依旧令人望之而生敬畏。
庞大的鼓吹乐队,手持各种礼乐器具,肃然待命。
只等吉时,他们便将奏响那哀而不伤、威严肃穆,足以震动山河的送葬礼乐。
大行皇帝的梓宫(棺椁),置于一辆需要六十四名精选力士肩抬的特制大杠灵舆之上。
灵舆以百年金丝楠木为体,雕琢着栩栩如生的龙纹云饰,髹以朱漆,镶嵌着金玉、宝石。
在火把的照耀下,整个灵舆流光溢彩,虽极尽工巧,也更添沉重悲凉之感。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且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