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杜牧《杭州新造南亭子记》:梁武帝明智勇武,创为梁国者,舍身为僧奴,至国灭饿死不闻悟,况下辈固惑之。
宋代欧阳修认为:梁萧氏兴于江左,实有功在民,厥终无大恶。
宋代苏辙论及萧衍时说:老、佛之道,与吾道同,而欲绝之;老、佛之教,与吾教异,而欲行之;皆失之矣。秦姚兴区区一隅,招延缁素,译经谈妙,至者凡数千人,而姚氏之亡,曾不旋踵。梁武继之,江南佛事,前世所未尝见,至舍身为奴隶,郊庙之祭,不荐毛血,父子皆陷于侯景,而国随以亡。议者观秦、梁之败,则以佛法为不足赖矣。
宋代程颐《道山清话》:梁武帝英伟之姿,化家为国,史称其生知淳孝,笃学勤政,诚有之。终其身无他过,止缘好佛一事,家破国亡,身自馁死,子孙皆为侯景杀戮俱尽。可不深戒!
元人郝经在《论南北朝形势》中评价:梁武帝以妖梦之故,思中原牧伯之朝,卒自贻侯景之祸。只为揭其本根,而以之召乱。
宋末元初陈普在其咏史诗中评价:①浮山未破水先腥,浩浩蝇蚁书夜声。东海不知蒲塞味,谁人十万作牺牲。②戒舍工夫老未员,百双鸡子送残年。一生般若成何事,赢得江头载荻船。
明末清初王夫之《读通鉴论》:①梁氏享国五十年,天下且小康焉。②曹景宗,骁将也,韦叡执白角如意、乘板舆以麾军,夫二将之不相若,固宜其相轻矣。武帝豫敕景宗曰:“韦叡,卿之乡望,宜善敬之。”得将将之术矣。……武帝曰:“二将和,师必济。”自信其御之之道得也。钟离之胜,功侔淝水,岂徒二将之能哉。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昔梁武帝亦创业英雄,后至耄年,为侯景所逼,遂有台城之祸。
清人赵翼《廿二史札记》:创业之君兼擅才学,……至萧梁父子间,尤为独擅千古。武帝少而笃学,洞达儒玄,虽万机多务,犹卷不辍手。……天性睿敏,下笔成章,千赋百诗,直疏便就。……兼长释义,……历观古帝王艺能博学,罕或有焉。
喜欢继续神域外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继续神域外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