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王朝脱胎于高丽王朝末期的豪族社会。故而李成桂既要把整顿军队、统一军制作为加强中央集权的首要,又不敢过于得罪各地豪强。最终形成的折中方案是合并李氏私兵“义兴亲军卫”、高丽遗留的中央军事机构“三军总制府”和其他地方军队,设置义兴三军府统一管辖。
随着李氏的王位继承问题演变为激烈的斗争,藩国各地豪强手中私兵成为各方势力博弈的重要工具,由此酿成了两次“王子之乱”。进而形成了王室掌握的“正兵”和驻防本地的“留防军”。
到了永乐年间李氏王国在地方采用府兵制度,确立了兵马使、节度使、万户等组成指挥系统;部队则按照地域划分成为“守城、镇营、杂色”三级。其中镇营军又是留防诸军中的主力;军队指挥权归属“义兴三军府”。
天顺元年,通过政变夺权上台的王位的李瑈重新整编军队,设立中、东、西、南、北五卫(又称义兴、龙骧、虎贲、忠佐、忠武五卫),将各地军队编入五卫,其后又设五卫都总管府统领五卫之兵。
五卫各自对相应地区实行军事管辖。每卫五部,每部四统,统以下设旅、队、伍。五卫军事力量的骨干是如甲士等通过军事技术考试选拔的军人,但实际操作中只是加强了正兵,地方留防军并未被取代。由此,藩国的军事体制正式被确立。
之后五卫军制度又屡次兴废,直到弘治十年国王李忄隆再次整军重设。如今对外虽改称打围军,内部却依旧以五卫军相称。
三月十九日,并不巍峨的苍山之下,旌旗蔽空。无数徒步武卒簇拥着少数骑士在快速移动,这就是朝鲜王李忄隆精心打造的打围军。此刻他们正在进行一场特殊围猎,猎物不是山中野物,而是大明天使。
郑直一行,自从三月十四日西京起程,行六十里至生阳馆,过六十里至黄海道,宿。黄州起程,行七十里至凤山郡,过三十里至剑水馆,过三十五里至龙泉馆,宿。龙泉起程,行四十里至安成馆,过三十里至宝山馆,过三十里至金岩馆,宿。金岩起程,行三十里至兴义馆,过三十里至金郊馆,过三十里至开城府。
历时四日,行四百四十五里,于三月十八日抵达开城。一路上每到一处,当地官员都会拜诏,然后热情款待使团,只是众人各怀心思,无心留恋。
休整一宿后,今个儿早晨,留下人夫歇息,郑直等人在迎慰使任士洪等人迎导下,来到了距离开城不远处的蜈蚣山大围场,观看打围军演武。
看得出李忄隆是下了大本钱,使团目光所及,各处打围军士卒全都顶盔掼甲罩袍束带,分外英武。只是大明使团的反应却很奇怪,金辅曾经做过各地镇守太监,哪怕不是边地,却也是见过阵仗的,故而浑不在意。程敬、吉时都是进士出身,因为以天朝上国自居,故而对周围的一切都只是看个热闹。没法子,大明读书人是看不上武夫的,遑论藩国的武夫。至于张荣、刘三、朱小旗、郑墨、田震、贺五十等人都在虞台岭上见识过真正的战阵,根本瞧不上这花架子。反而是田文胜、万镗等人看的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至于郑直则眉头紧皱,不时向被任士洪派来前随侍,以备咨询的朴元宗询问打围军内情,甚至连军官佩刀都没有放过。最近几日如同受气小媳妇般的任士洪远远瞅见,终于松了口气。同时感到畅快,算是为这几日受的窝囊气找到了宣泄。大明天兵固然神勇,可是俺们五卫军也不是泥捏的。两军交手,固然结果一望便知,可若是不能全胜速胜,对你郑大器又有啥好处?
“此乃下国特色兵刃,名为环刀。共分两种款式:一种,长一尺七寸三分,广七分。另一种,长一尺六寸,广七分。”朴元宗小心为郑中堂讲解,虽然他实在看不出对方为何对这种短刃如此感兴趣。当然,郑中堂也有让他感兴趣的,比如此刻对方手里拿着的那根管子。据说可以在千里之外,窥探毫发之间。
郑直手拿千里眼看着远处的打围军,仿佛听到了朴元宗讲,又仿佛没有听到。他对于明显是刚刚从仓库里拉出来的铠甲,装具并没有啥兴趣,反而一直盯着不远处打围军武官腰间的环刀。
从在义州见到任世洪等人的那一刻,郑直就觉得奇怪,那些武将腰间挂的短刀怎么和老郑直当初腰间带的那口刀如此像。故而刚刚就随口一问,然后才晓得这种刀是朝鲜特有的环刀,旁的地方根本没有人用。郑直记得梦中老郑直那一口刀目测就该有一尺六寸左右长。
换句话说,那口刀是老郑直在朝鲜弄到的,对方也该来过朝鲜。偏偏此时郑直突然记起了老郑直那口刀上的铭文和‘李忄隆’这名字,他的好心情一下子没了。
‘朝鲜’乃是太祖高皇帝赐名,原本国号‘高丽’。‘李忄隆’,说不得就是如今的国王名字。而能够被称作‘罪人’,那么只能是阶下囚。对方不是被大明废了,就是被李忄隆国内的某一派废了。大明如今主少国疑,朝野上下人心惶惶,说不得之后一段时间自顾不暇,自然也就顾不上一个边陲小国的内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请大家收藏:(m.20xs.org)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