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安,上前照镜,不得迟疑。”引路仙官身着玄色官服,手持符文灯笼,声音平和无波,引着他走到镜前。灯笼的微光映照在王怀安的魂体上,让他愈发显得单薄。镜面骤然亮起,柔和的光芒扩散开来,先映出他青年时的模样:身着青衫,腰悬官印,面容青涩却眼神坚定,在一场百年不遇的暴雨中,跪在田埂上为受灾百姓求雨三日三夜,直至体力不支晕厥过去,醒来后第一句话仍是询问百姓安危;画面流转,又映出他中年时的场景:在县衙大堂上,拒绝富商送来的一箱黄金贿赂,怒斩欺压百姓、草菅人命的恶奴,百姓夹道相送,赠他“青天”牌匾,泪水打湿了衣襟,却笑得无比欣慰。
王怀安望着镜中过往的自己,眼中泛起泪光,那些坚守本心的岁月,那些为百姓奔走的日夜,仿佛就在昨日。可下一刻,镜面光影突变,色调变得昏暗,映出他临终前的画面:昏暗的书房里,乡绅将沉甸甸的白银放在桌上,言辞恳切地请求他网开一面,他紧攥着白银,内心挣扎不已,沉默半晌,最终还是缓缓点了头,而门外,农户痛哭流涕的哀求声如针般扎进他的耳膜,他却猛地别过脸,不敢再看。
“善恶之念,只在一念之间。”引路仙官的声音依旧平和,却带着穿透魂体的力量,“你三十年清廉,护佑一方百姓,是为大善;临终贪念,纵容强权夺民之田,是为小恶。”
镜面光芒渐收,化作一道黑白交织的光晕笼罩住王怀安的魂体。白光晕温暖柔和,修复着他因愧疚而躁动的魂灵,那是三十年善举积累的福报;黑光晕则带着淡淡的凉意,却并未有刺骨的痛感,只是轻轻萦绕,提醒着那不可抹去的过错。
秦广王缓步走来,玄袍上的银纹在幽冥微光中流转:“王怀安,你一生善大于恶,功过相抵,不予重罚。但那三分薄田之冤,需你转世后偿还——来世你将投生为农户,历经三年贫瘠之苦,亲身体会失地之痛,而后方能重归善道。”
王怀安深深地弯下腰去,他的身体几乎与地面平行,仿佛要将自己的全部精意都献给眼前的阎王。他的双眼凝视着阎王,眼中充满了释然和感激之情。
在这一刻,王怀安的内心无比平静。他知道,阎王的公正裁决让他得到了解脱,也让他明白了自己曾经的过错。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仿佛身上背负的重担都在这一瞬间卸下了。
“谢阎王公正!”王怀安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其中蕴含着他对阎王的深深敬意和感激。他知道,阎王的判决是公正的,没有丝毫偏袒。这让他对生死轮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他下定决心,来世一定要坚守本心,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话音落,黑白光晕散去,他的魂体变得澄澈透亮。引路仙官手持灯笼在前引路,他紧随其后,一步步走向轮回通道。通道入口,“善恶镜”的光晕依旧柔和,照见每一个过往魂灵的清浊——有人因一生行善,魂体被金光包裹,径直踏入上等轮回;有人因作恶多端,被黑气缠绕,由冥差押往冥狱受罚;也有像王怀安这般善恶交织者,在镜前明辨功过,带着教训奔赴新生。
在幽冥古道上,符文灯笼的光芒交织在一起,宛如一片璀璨的星河,将整个轮回之路都照亮了。这光芒不仅照亮了地府的公正,也让那些曾经在黑暗中彷徨的冤魂们找到了前行的方向。
在地府,再也没有冤魂会在无尽的黑暗中迷失,他们能够沿着这条被符文灯笼照亮的道路,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轮回。而那些作恶多端的恶徒,也无法再逃脱地府的惩戒。善恶有报,在这里得到了最真实的体现,每一个人的行为都会得到应有的回报,丝毫不会有偏差。
这一切,都是昆仑台共议后的结果。地府的准则从此变得坚定不移,无论是谁,都不能违背这一准则。而这一准则,不仅存在于人间的书院朝堂,也存在于天庭的霞光清风之中。它就像一棵深深扎根在幽冥每一寸土地上的大树,为三界众生提供了一个清浊分明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善与恶的界限就如同白昼与黑夜一般分明,没有丝毫模糊不清之处。人们可以轻易地分辨出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恶,从而守住自己内心的那份纯真和善良,坚定不移地行走在正道之上。
无论是平凡的人类,还是高高在上的神仙,都能在这个清浊分明的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凡人可以通过努力工作、关爱他人来积累善缘,而神仙则以维护世间正义、庇佑苍生为己任。
在这样的世界里,公正的准则如同太阳一般高悬,照耀着每一个角落。无论是谁,都必须遵循这些准则,用公正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不偏不倚地做出判断。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人们不会感到迷茫和无助。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坚守本心,遵循公正的准则,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迎接美好的未来。
喜欢三界争斗之地府讨公道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界争斗之地府讨公道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