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和转头望向东门,只见城门已被攻破一角,禁军如洪水般涌入,将士们虽浴血拼杀,却终究难挡敌军攻势。他心中了然,双方实力悬殊,硬守下去只会全军覆没,唯有保存有生力量,才能让公道信念延续。他猛地抓住赵铁柱的手臂,将装有《公道罪证录》与朱砂松烟墨的锦盒塞进他手中,厉声道:“赵铁柱,我命你带着百姓与伤员,从北门突围,前往太行方向!”
“李先生,我岂能丢下你独自逃生!”赵铁柱红着眼眶,泪水混合着血水滚落,死死攥着李清和的衣袖不肯离去。
“这是军令!”李清和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我留下断后,为你们争取时间。记住,《公道罪证录》是揭露贪官罪行的铁证,朱砂松烟墨是先祖留下的宝物,你务必保护好它们!活着,才有希望重燃公道之光!”他猛地将赵铁柱推下城楼,“快走!若你辜负我的嘱托,便是对公道最大的背叛!”
赵铁柱望着李清和坚定的眼神,知道再争辩无益,当即含泪叩首,额头磕在城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李先生放心,赵铁柱定不负所托!”他起身转身,率领残余将士与百姓,拼死朝着北门冲去,沿途禁军纷纷阻拦,却被他们杀开一条血路。
李清和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欣慰,随即转身,手持公道令,朝着敌军最密集之处冲去。他如一尊无畏的战神,公道令挥舞间,禁军甲胄皆断,血肉横飞。可他终究寡不敌众,身上的伤口越来越多,体力也渐渐不支,脚步愈发踉跄。
就在此时,一支冷箭从侧面的阴暗处射出,正中李清和的右腿,箭头穿透骨骼,鲜血喷涌而出。李清和踉跄倒地,剧痛让他浑身颤抖,却依旧挣扎着想要站起。
赵承业催马上前,手中长剑直指李清和的咽喉,脸上满是得意的冷笑:“李清和,事到如今,你服不服?”
李清和挣扎着抬起头,嘴角淌着鲜血,脸色苍白如纸,眼中却依旧燃着不灭的烈火。“我服天地,服民心,唯独不服你这昏君暴政、贪官污吏!”他猛地举起手中的公道令,朝着赵承业砸去,声音嘶哑却铿锵有力,“公道不灭,虽死无悔!”
赵承业侧身轻易躲过,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长剑狠狠刺入李清和的胸膛。剑尖穿透心脏,鲜血顺着剑刃喷涌而出,染红了赵承业的银甲。李清和闷哼一声,目光缓缓望向京城方向,又转向太行的天际,口中喃喃道:“公道……之光……永……不……灭……”声音渐渐微弱,手中的公道令“哐当”一声落地,沾染的鲜血在阳光下,宛如一朵绽放的红梅,凄美而壮烈。
赵承业拔出长剑,看着倒在血泊中的李清和,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禁军将士们欢呼雀跃,呐喊声震耳欲聋,可战场上,那些尚未死去的公道营将士,却挣扎着坐起身,齐声唱起了《公道录》中的箴言:“宁折腰,不亏心;宁玉碎,不瓦全……”歌声悲壮,穿透云霄,久久回荡在洛城上空。
洛城失守,李清和战死的消息很快传遍中州,百姓无不痛哭流涕。许多曾受李清和恩惠的人,冒着被禁军抓捕的危险,自发前往洛城,在战场上寻找李清和的遗体。他们将李清和的遗体洗净,换上干净的衣物,安葬在洛城郊外的山岗上,坟前立着一块无字石碑。令人称奇的是,石碑周围竟隐隐萦绕着淡淡的红光,那是朱砂松烟墨与李清和的鲜血相融后,散发出的公道灵气,无论风吹雨打,始终未曾消散。
新君班师回朝,论功行赏,赵承业被封为“护国大将军”,赏赐无数。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通缉赵铁柱等残余势力,焚毁所有《公道录》手抄本,严禁任何人提及“公道”二字,违者满门抄斩。一时间,中州大地再次陷入黑暗,百姓们敢怒而不敢言,只能在深夜偷偷为李清和祈福。
可新君不知道,李清和的死,并未让公道之光熄灭,反而化作了燎原之火。赵铁柱带着《公道罪证录》与朱砂松烟墨,历经艰险,终于抵达太行山脉深处。深夜,他与幸存的将士们跪在地上,对着洛城的方向叩拜,泪水沾湿了衣襟。
就在此时,锦盒中的朱砂松烟墨竟自行渗出墨汁,与《公道罪证录》上李清和的血迹相融,化作点点红光。红光在纸页上流转,最终自动浮现出“薪火相传,公道不息”八个红光灼灼的大字,照亮了漆黑的夜空。
山风呼啸,仿佛在诉说着不屈的信念;松涛阵阵,宛如千万百姓的呐喊。赵铁柱握紧手中的锦盒,眼中燃起坚定的火焰。他知道,李清和的使命,如今已落在了他的肩上。一场更大的抗争,正在黑暗中酝酿,无数心怀公道的人,正在朝着太行汇聚。终有一日,他们会带着李清和的遗志,卷土重来,让公道之光,再度照亮中州的每一寸土地。
喜欢三界争斗之地府讨公道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界争斗之地府讨公道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