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看着他的图笑了:“你画的不是坐标系,是张爱的地图。”小男孩认真地点头:“对呀,我要在地图上找到所有他们去过的地方,然后把我们的故事也画上去。”
那天,全班的坐标系里都长出了“树”,树根扎在原点,枝叶伸向远方,每个枝桠上都挂着小小的故事。
第一百九十五章 中秋的“月亮河灯”
中秋的夜晚,孩子们在巷口的小溪放河灯,灯上画着梧桐叶和贝壳。“太爷爷太奶奶,顺着灯来找我们呀!”小男孩捧着河灯放进水里,灯光在波面上晃呀晃,像条会发光的路。
全家人站在岸边,看着河灯慢慢漂向远方,与天上的月亮连成一线。妈妈说:“你看,月亮在水里,河灯在天上,它们肯定能遇见。”
河灯漂远了,灯光却像撒在水面的星星,久久不散,像太爷爷太奶奶在说:“我们收到邀请啦。”
第一百九十六章 含羞草的“故事密码本”
孩子们发现,含羞草的叶片开合藏着规律:早晨张开的角度像“早安”,傍晚合拢的速度像“晚安”。“这是太爷爷太奶奶编的密码本,”小男孩神秘地说,还专门画了本“解码手册”。
他按手册“翻译”草叶的动静:“今天它们说‘天气真好,适合讲故事’。”明天又说:“听到你们的笑声啦,我们也很开心。”孩子们围着含羞草蹲成圈,像在破解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有天暴雨,草叶紧紧合拢,小男孩说:“它们在说‘别担心,我们会好好的’。”雨停后,草叶立刻张开,像在笑着兑现承诺。
第一百九十七章 时光的无尽夏
很多年后,老巷的入口立了块木牌,上面写着:“这里的夏天永不结束——因为有群人把爱种成了常青藤,把回忆酿成了永不褪色的阳光。”
小男孩成了守护老巷的人,每天给梧桐树浇水,给含羞草除草,给孩子们讲太爷爷太奶奶的故事。他的手腕上,那串贝壳手链被磨得发亮,像串会发光的年轮。
新来的孩子会问:“故事什么时候结束呀?”他总会指着漫天的梧桐叶和遍地的含羞草笑:“你看,它们还在长呢,故事就不会结束。”
风穿过老巷,带着蝉鸣、琴声和代代相传的童谣,像叶东虓和江曼在说:“你看,我们的夏天,真的变成了无尽夏。”
第一百九十八章 童谣里的树叶信笺
守护老巷的老人的孙子,拾着梧桐叶当信纸,把童谣唱成了“传书谣”:“叶儿宽,脉儿密,太爷爷的故事写满纸;风来取,云来递,太奶奶的琴声落字里。”
他在叶面上用铅笔写字,笔画歪歪扭扭:“太爷爷太奶奶,今天的含羞草又开了三朵花。”写完就把叶子夹在图书馆的《梧桐树下的约定》里,说:“书会把信交给他们的。”
爷爷帮他把叶子压平:“你看,叶脉像信纸的格子,正好用来写想念。”几天后,那片叶子被夹进了新的章节,旁边多了一行管理员的小字:“已送达,回信在风中。”
第一百九十九章 图书馆的“时光留声机”
图书馆的老留声机旁,多了个“时光麦克风”,孩子们对着它录下想对叶东虓和江曼说的话。老人的孙子录了段自己弹的钢琴,虽然生涩,却能听出《同桌的你》的调子。
“太奶奶,我弹得好不好?”他问麦克风,留声机里突然传出轻微的杂音,像江曼在轻声说“好”。管理员笑着说:“这麦克风连着老时光呢,他们肯定在听。”
孩子们排队录音,有的唱童谣,有的讲笑话,声音混在一起,像场跨越时空的聚会。留声机的喇叭上,总沾着片梧桐叶,像谁在认真倾听的耳朵。
第二百章 雪地里的“记忆雪雕展”
老巷办了场“记忆雪雕展”,孩子们雕出叶东虓修鞋的模样,江曼弹琴的侧影,还有两人在树下分食月饼的场景。老人的孙子雕了个大大的贝壳船,船帆上写着“永远”。
“太爷爷太奶奶会来看展吗?”小女孩问。爷爷指着雪雕旁的脚印:“你看,这串脚印没穿鞋,肯定是他们来啦。”雪地上确实有串浅浅的印子,绕着雪雕走了一圈,像在细细端详。
太阳出来后,雪雕渐渐融化,却在地上留下了清晰的轮廓,像给故事盖了个雪做的邮戳。
第二百零一章 贝壳手链的“时光风铃”
贝壳手链被挂在梧桐树枝上,成了个小小的风铃。风吹过,贝壳碰撞着发出“叮咚”声,老人的孙子说:“这是太爷爷太奶奶在唱歌呢。”
他给风铃系上红绳,让它在风中晃得更欢:“唱大声点,让全巷的人都听见。”手链上的贝壳被阳光晒得暖暖的,像串会发光的音符,把故事唱给流云听。
有天夜里,风铃响了整整一夜,奶奶说:“肯定是太爷爷太奶奶来看我们了,他们在跟风铃打招呼呢。”
第二百零二章 老相机的“光影明信片”
博物馆把老相机的底片做成了“光影明信片”,孩子们可以把自己的照片和老照片印在一起。老人的孙子选了张自己在梧桐树下的笑脸,旁边印着叶东虓年轻时的背影,像跨越时光的并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厂院新风请大家收藏:(m.20xs.org)厂院新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