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洁和老太太跟在后面,慢慢走着。老太太的脚步还是有些慢,但每一步都很稳,拐杖敲在地上,发出笃笃的轻响,像是在跟着周围的喧闹打节拍。“以前我家老头子,最会捏这个。”她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怀念,“他在部队的时候,跟炊事班的师傅学的,闲了就用糖稀给孩子们捏小玩意儿,那时候谁家孩子见了他,都围着喊李叔叔。”
她的目光落在老师傅的手上,眼神悠远,像是透过眼前的景象,看到了很久以前的时光。“有一年过年,他给我捏了朵牡丹花,花瓣一层一层的,比真花还好看,我舍不得吃,放在窗台上,结果被猫叼走了,我还跟他闹了好几天别扭。”说到这儿,她忽然笑了,眼角的皱纹里盛着温柔的光,“现在想想,那时候真是孩子气。”
季洁没说话,只是轻轻扶着她的胳膊,怕她被挤到。前面的人群忽然让开一条道,一个穿着戏服的花旦走了过来,水红色的长裙拖在地上,头上的珠钗叮当作响。她看见老太太,笑着福了一礼:“阿姨,您也来逛庙会啊?”
老太太愣了一下,随即认出来:“是小蕊啊?你今天唱戏?”被叫做小蕊的姑娘点点头,脸上带着妆,嘴唇红得像樱桃:“是啊,一会儿在戏台那边唱《穆桂英挂帅》,您要是有空,过来听听?”
“去,肯定去。”老太太连忙点头,眼睛亮闪闪的,“我家老头子最爱听这出,说穆桂英是真英雄。”小蕊笑着应下,又被催着去后台准备,临走前还不忘回头朝她们挥挥手。
“那是以前大院里老王家的孙女,小时候总缠着她爷爷学唱戏,没想到现在真成了角儿。”老太太看着小蕊的背影,感慨道,“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孩子们都长这么大了。”
杨震和季父手里举着糖人走了过来,杨父的是武松打虎,季父的是个活灵活现的小兔子。“你看亲家,非要个兔子,多大岁数了。”杨父笑着打趣,季父不服气地哼了一声:“我乐意,这兔子多可爱,比你那凶巴巴的武松好看。”两位老人像孩子似的拌着嘴,引得周围的人都笑了。
戏台那边已经响起了锣鼓声,咿咿呀呀的唱腔顺着风飘过来,带着股独特的韵味。老太太眼睛一亮,拉着季洁就往那边走:“快走,开始了。”戏台前已经坐满了人,大多是老人,手里摇着蒲扇,看得聚精会神。小蕊扮演的穆桂英刚一出场,一个亮相就赢得满堂彩,水袖一甩,英姿飒爽。
“好!”杨父看得兴起,忍不住跟着叫好,手掌拍得通红。老太太也跟着点头,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打着拍子,嘴里小声跟着哼唱,眼神里满是投入,像是又回到了当年,身边还坐着那个爱听戏的年轻人。
中场休息时,小蕊提着裙摆走下台,径直走到老太太面前,递上一瓶水:“阿姨,渴了吧?喝点水。”老太太接过水,眼眶有些湿润:“好孩子,唱得真好,跟你爷爷当年一样有范儿。”小蕊笑了,露出两个浅浅的梨涡:“我爷爷总说,当年您和李叔叔是他最忠实的听众,每次他排新戏,都要先唱给你们听。”
正说着,季母和张阿姨也走了过来,手里拿着刚买的绣花鞋垫。“你看这针脚,多密实。”张阿姨献宝似的展示,“给你垫上,软和。”老太太接过来摸了摸,布料厚实,上面绣着兰草,清雅好看:“真是好手艺,多少钱?我给你。”张阿姨连忙摆手:“跟我客气啥,送你的,留着用。”
太阳渐渐升到头顶,庙会里的人越来越多。小吃摊的香气在空气里弥漫,糖炒栗子的甜香、烤红薯的焦香、还有炸灌肠的油香,混在一起,勾得人肚子咕咕叫。杨震提议去吃点东西,大家一致同意。
小吃街两旁摆满了摊子,一个卖艾窝窝的摊子前,老师傅正用木模子压出一个个圆滚滚的团子,上面撒着白糖和芝麻。老太太指着摊子说:“我家老头子以前最爱吃这个,每次来庙会都要买两斤,说这玩意儿糯叽叽的,吃着舒坦,可惜吃不到了。杨震立刻买了一盒,递到她手里:“您尝尝,看还是不是以前的味儿。”
老太太拿起一个,慢慢放进嘴里,软糯的皮裹着香甜的馅料,在嘴里化开。她点了点头,眼里泛起一层水汽:“是这个味儿,一点都没变。”季洁看着她,忽然觉得,这庙会对老太太来说,或许不只是看热闹,更是一场与过去的重逢,那些藏在时光里的记忆,都在这熟悉的味道和声响里,慢慢苏醒。
吃完东西,大家又去看了吹糖画、转糖轮,杨父转了个最大的糖凤凰,得意地举着给所有人看。季父则被一个捏面人的摊位吸引,蹲在那里看了半天,最后买了个面人诸葛亮,说要放在家里的书架上。
快到傍晚时,庙会的人渐渐少了些。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老槐树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像一条温柔的臂弯,环抱着树下的人们。老太太从竹篮里拿出一个小小的布包,递给季洁:“这个,送给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案六组之暗影之下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案六组之暗影之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