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康点头:“我这就出发。对了,苏曼党首,卢鼎元(联合帝国驻里约热内卢大使,南洋党人)发来电报,巴西橡胶公司因为病虫害,橡胶产量又下降了15%,他们正急着跟我们谈判,想进口东方橡胶的橡胶苗——我们要不要趁机提条件,让他们放弃伊拉克的橡胶市场?”
“当然要。”苏曼眼中闪过一丝精明,“告诉卢鼎元,橡胶苗可以给,但巴西橡胶公司必须承诺,五年内不进入伊拉克、叙利亚的橡胶市场,还要把巴西的咖啡出口配额让给我们5%——南洋党不能总是被动防守,这次要主动抢占利益。”
帝都北方党总部的书房里,李光正与金铭远(联合帝国财政大臣,北方党人)讨论伊拉克的石油布局。金铭远手里拿着龙武集团的可行性报告:“基尔库克的石油储量预计有50亿桶,要是能拿到30%的开采权,每年能给北方党带来2亿华夏元的利润。不过,南洋党已经派陈德康去巴格达,他们肯定想跟费萨尔谈橡胶合作,进而插手石油运输。”
“南洋党的野心不小,但他们没那么容易得手。”李光冷笑一声,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让韩建国(联合帝国驻莫斯科大使,北方党人)跟列宁谈,要是苏维埃能减少对凯末尔的武器支持,北方党就同意将伊拉克的粮食进口份额让给苏维埃10%——凯末尔的势力弱了,费萨尔就更依赖英国和我们,南洋党想插手也没机会。另外,让秦树贤(东西伯利亚总督,北方党人)从鞍山钢厂调一批特种钢,运到巴士拉的港口,说是‘支持伊拉克建设铁路’,实际上是给英国和费萨尔施压,让他们记住,北方党的支持才是最关键的。”
金铭远又问:“南方党那边怎么办?赵文涛已经在贝鲁特建厂,华鼎的棉布在叙利亚卖得很好,他们肯定也想进入伊拉克的纺织市场。”
“让他们去争。”李光不以为意,“伊拉克的纺织需求有限,华鼎要是进去,只会跟法国的纺织厂竞争,我们正好坐收渔利。另外,让威廉·伯明顿·卡尔纳多(联合帝国殖民大臣,海外党人)跟印度帝国的福尔摩斯侯爵谈,要是印度减少对伊拉克的粮食出口,金龙集团可以填补空缺,但印度必须降低对北方党钢铁的进口关税——我们要把各方势力都搅进来,才能让北方党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一周后,巴格达的英国领事馆里,费萨尔与赫伯特·塞缪尔正式签署协议。费萨尔穿着传统的阿拉伯长袍,接过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兼任印度帝国皇帝)授予的王冠,脸上没有预想的喜悦,只有沉甸甸的责任——他知道,这个王位背后,是英国的控制、联合帝国各党派的利益诉求,还有阿拉伯民众的期望。
仪式结束后,费萨尔单独召见了陈德康和北方党代表。他看着两人,语气坚定:“伊拉克需要龙武集团的石油技术,也需要东方橡胶公司的种植技术,但我不会让任何一方独占利益。英国的保护国地位只是暂时的,总有一天,伊拉克会成为真正独立的国家。”
陈德康和北方党代表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不屑——在列强的博弈里,所谓的“独立”不过是遥不可及的幻想。而在伦敦、帝都、新加坡的办公室里,大卫·劳合·乔治、李光、苏曼都在为各自的利益盘算着,伊拉克的王位之争,不过是中东利益重新划分的开始,真正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帷幕。
巴士拉的港口上,龙武集团的油轮正在卸载石油开采设备,东方橡胶公司的橡胶苗运输车缓缓驶入沙漠,华鼎公司的棉布商船也在远处的海面出现——这些来自不同势力的物资,承载着各自的利益诉求,在伊拉克的土地上交织,构成了一幅复杂而脆弱的利益图景。费萨尔站在王宫的阳台上,望着这一切,心中清楚,他的国王之路,注定充满荆棘。
喜欢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请大家收藏:(m.20xs.org)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