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政治局会议室内,1922年的初春寒气尚未散尽,壁炉里的火焰跳动着,却驱不散空气中的凝重。弗拉基米尔·列宁坐在主位,手中摊着一份标注“绝密”的情报——上面详细记录了波兰接受联合帝国黄金集团5000万华夏元贷款、金龙集团100万吨小麦援助,以及英国巴西橡胶公司500吨橡胶合作的细节。他抬头看向围坐的政治局委员,语气带着忧虑:“波兰的战后重建,已经成了列强争夺东欧的棋盘,联合帝国、英法都在通过经济援助渗透势力,我们不能坐视波兰倒向资本主义阵营。”
话音刚落,列夫·托洛茨基立刻站起身,手中的军事报告重重拍在桌上:“列宁同志,这不是简单的经济渗透!联合帝国金刚集团(垄断全球钢铁市场)给波兰运去的特种钢,名义上是修铁路,实际上完全可以用来制造装甲车;英国提供的迫击炮,更是直接增强波兰陆军实力——苏波战争结束才一年,波兰就敢接受列强的军事援助,明显是在针对苏联!我们必须加强西部边境的防御,甚至考虑支持波兰境内的工人运动,打乱他们的重建计划。”
约瑟夫·斯大林坐在角落,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此时缓缓开口:“托洛茨基同志的主张太激进了。苏联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国内经济,伏尔加河沿岸的饥荒还没缓解,钢铁产量仅能满足国内需求的60%,根本没有实力再发动一场对波战争。”他递过一份财政报表,“联合帝国韩建国大使(驻莫斯科大使,北方党人)上周还暗示,要是苏联愿意降低勒拿河关税,允许金刚集团的钢铁经西伯利亚运往欧洲,北方党可以说服黄金集团给苏联提供2000万华夏元贷款——我们或许可以通过外交手段,牵制联合帝国对波兰的援助。”
“外交手段?”托洛茨基冷笑一声,“联合帝国李光首相(北方党人)的算盘谁不清楚?他们想通过关税换钢铁运输权,本质是想把苏联变成其欧洲市场的原料供应地!波兰拿到的贷款和援助,最终都会变成针对苏联的武器,我们妥协只会让列强得寸进尺。”
财政人民委员格里高利·索科利尼科夫此时插话,语气带着务实:“两位同志的意见都有道理,但我们必须面对现实。苏联的外汇储备不足500万黄金卢布,进口机器设备的资金都要靠出口粮食和木材,而联合帝国金龙集团控制着全球40%的粮食贸易,要是他们切断对苏联的小麦出口(虽然当前是波兰获援,但金龙集团的市场垄断仍威胁苏联),我们的饥荒会更严重。”他顿了顿,补充道,“或许我们可以尝试接触波兰,提出用巴库石油换波兰的煤炭——波兰的煤矿产量充足,而我们的石油对他们的工业重建也很重要,通过经济合作牵制波兰,总比直接对抗更可行。”
列宁微微点头,手指在情报上的“东方橡胶公司”字样上划过:“索科利尼科夫同志的思路值得考虑。联合帝国南洋党控制的东方橡胶公司,给波兰提供的橡胶价格比英国巴西橡胶低8%,说明南洋党和北方党、南方党之间也有利益分歧——肖云海大使(联合帝国驻罗马大使,南洋党人)之前通过土耳其凯末尔传递过消息,南洋党想扩大在中东的橡胶市场,需要苏联在里海的航运支持。我们或许可以利用这种分歧,争取东方橡胶公司减少对波兰的橡胶供应,同时换取他们的橡胶技术援助。”
托洛茨基依然不认同,眉头紧锁:“利用党派分歧只是权宜之计!联合帝国四党虽然矛盾深,但在遏制苏联这件事上是一致的。去年我们想从金刚集团进口钢铁修铁路,北方党就以‘苏联未履行石油供应协议’为由拒绝,现在他们给波兰的钢铁却毫无限制——这足以说明,他们的目标就是用波兰包围苏联。”他指向地图上的苏波边境,“我们必须在明斯克、基辅增派两个师,同时支持立陶宛、拉脱维亚的亲苏势力,形成对波兰的战略包围,让列强知道苏联不是任人拿捏的。”
斯大林摇了摇头,反驳道:“增派军队需要增加军费,这会挤占农业和工业的投资。我们现在连拖拉机都造不出来,靠什么和装备了联合帝国钢铁、英国武器的波兰军队对抗?不如把精力放在争取联合帝国的贷款上——黄金集团谭杰明董事长(无党派人士)之前表示,只要苏联同意将远东的森林开采权交给联合帝国海外党(犹太裔大卫·陈·斯坦利控制),就愿意提供1亿华夏元贷款,这笔资金足以让我们的钢铁厂产能提升30%,等经济实力增强了,再应对波兰的威胁也不迟。”
“放弃远东森林开采权?这是卖国!”托洛茨基的声音陡然提高,“海外党代表的是犹太资本利益,他们拿到开采权后,只会把木材低价运往欧洲,掠夺苏联的资源——我们宁可放慢经济恢复,也不能做这种损害国家主权的事!”
会议陷入激烈的争执,列宁看着眼前的分歧,心中清楚:激进派担心安全威胁,务实派关注经济现实,双方都有合理之处,但必须找到平衡点。他示意众人安静,语气坚定:“第一,立即从乌克兰调运50万吨粮食到西部边境,缓解当地军民的供应压力,同时命令红军总参谋部制定边境防御预案,增派一个机械化旅到明斯克,加强防御但不主动挑衅;第二,让外交人民委员格奥尔基·契切林接触波兰驻苏大使,提出‘石油换煤炭’的合作方案,同时暗示波兰,过度依赖列强援助会失去外交自主权;第三,派特使去安卡拉,通过凯末尔联系南洋党苏曼党首(南洋党党首),表示苏联可以开放里海港口给东方橡胶公司的商船使用,条件是他们减少对波兰的橡胶供应,同时提供橡胶种植技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请大家收藏:(m.20xs.org)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