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继续道:“我会让外交大臣徐志明(北方党人)协调,必要时可以给波兰政府一些额外的压力,比如在黄金集团的贷款拨付时间上,或者金龙集团的小麦运输安排上。恩威并施,才能让瓦迪斯瓦夫明白,与帝国合作才是波兰最好的选择。”
就在李光运筹帷幄之时,英国伦敦唐宁街十号,首相大卫·劳合·乔治也在听取外交大臣奥斯丁·张伯伦的汇报。张伯伦详细讲述了阿奇博尔德·默里在华沙与波兰人围绕橡胶和棉花谈判的细节。
“波兰人很精明,他们利用联合帝国南洋党的东方橡胶公司和我们的巴西橡胶公司竞争,压低了价格。”张伯伦说道,“不过,我们还是拿到了40%的橡胶份额,并且在印度棉花出口上建立了联系。但毫无疑问,联合帝国在波兰的影响力正在急剧上升。”
劳合·乔治眉头紧锁:“不能让联合帝国独吞波兰。我们在东欧需要一个制衡苏联、同时也能够牵制联合帝国的堡垒。告诉默里,继续加强和波兰的军事合作,那几十门火炮和迫击炮尽快交付。同时,让巴西橡胶公司想办法,哪怕暂时降低利润,也要维持住我们在波兰的市场份额。还有,通过我们在印度帝国的渠道,看看能否在棉花供应上给波兰更多甜头,但要确保这不会过度滋养联合帝国华鼎公司的纺织业。”
而在巴黎,法国总理雷蒙·普恩加莱对波兰局势的判断更为焦虑。他在爱丽舍宫对陆军部长安德烈·马奇诺坦言:“波兰正在滑向联合帝国的经济怀抱。我们的纺织机械在价格和技术上,面对华鼎公司都没有绝对优势。必须另辟蹊径。”他指示道,“加强对波兰的军事援助,不仅仅是装备,更要派遣军事顾问团,帮助波兰重建陆军军官团,加深法波军事联系。这是我们在东欧传统影响力的最后基石,绝不能丢失。”
1922年的春天,波兰华沙的重建工地上,工人们敲打钢铁的声音铿锵有力,似乎在宣告一个新生国家的顽强。然而,在这声音之下,是来自帝都、伦敦、巴黎、莫斯科的无数暗流汹涌。瓦迪斯瓦夫·格拉布斯基总理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他的每一个决策,不仅关乎波兰的粮食、钢铁与石油,更关乎这个刚刚复国不久的国家,能否在列强环伺的险恶环境中,找到那条艰难曲折的独立自主之路。他知道,与苏联关系的改善,是一个遥远的、充满风险的目标,而在当下,他必须继续在联合帝国各党派及其西方竞争对手的夹缝中,艰难前行。前方的路,布满荆棘,但别无选择。
喜欢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请大家收藏:(m.20xs.org)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