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旋涡即将被鬼影彻底撕裂的瞬间,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残存的机械躯体猛地爆发出刺目的红光!他发出最后的、耗尽一切的嘶吼:“填……空白……永……不……空……!”
轰!!!
没有巨响,只有一种令人牙酸的、空间被强行撕裂的“滋啦”声。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和他胸口的旋涡,连同扑上来的最前排鬼影,瞬间被抽成一道扭曲的光影,凭空消失!仿佛从未存在过。风雪依旧呼啸,木屋半边坍塌,露出漫天星斗。但雪地上,那密密麻麻奔涌而来的鬼影洪流,也戛然而止。它们停在木屋废墟前,幽蓝的身影在寒风中微微摇曳,脸上不再是纯粹的绝望,而是一种深不见底的茫然和……疲惫。德米特里的鬼魂转过身,那双空洞的眼窝“望”向伊万。没有愤怒,没有悲伤,只有一种穿透灵魂的、冰冷的询问:然后呢?
伊万瘫坐在雪地里,浑身被冷汗浸透,牙齿打颤。阿芙多季娅消失了,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消失了,连那吞噬一切的旋涡也消失了。可风雪中,那股铁锈和硝烟的味道更浓了。他低头,看见自己呼出的白气在严寒中凝结,竟在半空中形成了一串微小的、暗红色的霜晶,像一串微型的、干涸的血滴。他猛地抬头望向西方。圣彼得堡的方向,夜空深处,似乎有无数点幽蓝的鬼火,正无声地、坚定地,朝着那个灯火辉煌的“空白”之地,缓缓移动。它们不再奔涌,而是飘荡,带着一种令人窒息的、永恒的压迫感,如同西伯利亚永不消散的寒流。
“填空白的……永远是实心人……” 阿芙多季娅最后的嘶吼在风中回荡。
伊万·谢尔盖耶维奇挣扎着爬起来,拍掉身上的雪。他没有逃向森林,也没有返回泰舍特。他拖着灌铅的双腿,一步一步,走向泰舍特城外那条沉默的西伯利亚铁路。铁轨在月光下泛着冷硬的银光,延伸向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延伸向更远的、炮火纷飞的前线。寒风卷起他单薄的衣襟,像送葬的裹尸布。他走得很慢,每一步都留下一个清晰的脚印。然而,在布尔加科夫式的荒诞注视下,那脚印边缘,正悄然蔓延开一圈圈暗红色的霜痕,如同血,又如同被“空白”提前标定的、无法逃脱的归途。
几天后,泰舍特唯一的咖啡馆(如果那间漏风的木屋能称作咖啡馆的话)里,收音机沙沙作响。广播员字正腔圆地播报:“……我国青年在海外积极工作,为国家创汇,展现新时代俄罗斯精神……前线将士英勇奋战,捷报频传……” 一个侥幸留在镇上的、在邮局打杂的年轻人,正对着手机屏幕傻笑。屏幕上,是他在圣彼得堡的朋友发来的视频:暖色调的公寓,巨大的落地窗外是涅瓦河夜景,朋友晃着新护照,背景音是轻松的欧美音乐。“嘿,伊万?听说你还在泰舍特?赶紧跑啊!格鲁吉亚这边……” 话没说完,屏幕猛地一花!在朋友得意洋洋的笑脸背后,落地窗的玻璃倒影中,清晰地映出无数半透明的、带着弹孔和冻伤的年轻面孔!它们无声地贴在“窗外”,空洞的眼窝直勾勾地“看”着镜头里的朋友,一只幽蓝的手,正缓缓抬起,按向玻璃内侧,仿佛下一秒,就要穿透屏幕,掐住那个谈论“新城市”的脖颈。
年轻人手机“啪”地掉在桌上,脸色惨白如雪。窗外,西伯利亚的风雪正紧,卷起地上的雪沫,像无数细小的、暗红色的霜晶,在泰舍特空旷的街道上打着旋儿,永无止息。
喜欢罗刹国鬼故事请大家收藏:(m.20xs.org)罗刹国鬼故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