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新征服地区的异族,还是偏远郡县的边民,学习汉语、书写汉字都成为融入主流社会、获得晋升机会的必经之路。
在帝国的行政体系、商业活动、教育机构中,汉语是唯一的官方语言,这种语言上的统一,极大地促进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还有道教,这个在王潜手中经历了重塑的宗教,已被确立为国教。
它融合了儒家的忠孝、佛家的慈悲,以及道家本身的清静无为,形成了一套更适应帝国统治和社会治理的教义。
道观不仅是宗教活动场所,更承担着部分慈善救济、文化教育的功能。
它倡导“尊天敬祖”、“积德行善”,将对皇帝的忠诚与对天道的敬畏相结合,在安抚新征服地区民心、促进民族同化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还有“士农工商,四民平等”的理念,经过数十年的推行,已深入人心,传统的四民界限日益模糊。
工匠因其掌握的技术而备受尊崇,优秀的工匠可以凭借技艺获得官身、丰厚的报酬和社会地位,工部的高级技师甚至能与朝廷大臣平起平坐。
商人不再是“末业”的代表,他们通过贸易沟通有无,为帝国创造财富,“大汉商行”的大贾甚至能影响海外邦交。
朝廷通过立法保护合法商业活动,同时也对其进行规范管理。
农民的生活得到显着改善,农业技术的进步和赋税制度的相对公平,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许多农民通过辛勤劳作和智慧,积累财富,购置土地,甚至送子弟进入学院求学,改变命运。
曾经垄断知识和仕途的士族阶层,其特权被彻底打破。
虽然世家大族凭借深厚的根基仍有相当影响力,但已无法再像过去那样一手遮天。
大汉学院成为新的精英摇篮,无数寒门子弟、工匠商人之后,通过刻苦学习,进入帝国的各级官僚体系,凭借才干获得晋升。
值得一提的是,曾经在帝国社会中占据一定比例的奴隶制,在王潜的推动和社会进步的浪潮下,已在法律层面受到严格限制。
官奴主要用于最艰苦、最危险的工程或矿山,且有明确的年限和释放条件;私奴的数量被严格管控,虐待、擅杀奴隶被视为重罪。
虽然在新征服地区仍有残余,但整体而言,人身依附关系在不断弱化,自由民的数量持续增长。
新世界的基石已然奠定,更辉煌的未来,正在等待着这个伟大的民族去开创。
喜欢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