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五年(311年),一场惊天动地的变故席卷而来,史称“永嘉之乱”。这一年,汉赵军队如狂风暴雨般攻破了洛阳城,晋怀帝不幸被俘,西晋王朝至此名存实亡。
消息如野火燎原般迅速传遍关中大地,人们惊恐万状,惶惶不可终日。军队的士气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原本高昂的斗志瞬间消散。
就在人心惶惶之际,汉赵的大将刘聪派遣刘曜率领大军气势汹汹地杀向关中。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司马模匆忙组织起军队进行抵抗。然而,双方兵力悬殊,司马模的军队在数量上远远不及刘曜的大军。
不仅如此,司马模的军队内部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军心涣散,士兵们对战争充满恐惧,毫无斗志可言。在这样的情况下,司马模的军队如何能与刘曜的虎狼之师抗衡呢?
经过一番激战,司马模的军队最终难以抵挡刘曜的猛攻,战败已成定局。长安失守,这座曾经的都城如今落入敌手。司马模本人也在混乱中被刘曜俘虏,成为阶下囚。
可怜的司马模,本是一方诸侯,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他的命运令人唏嘘不已,而西晋王朝的覆灭也似乎已成定局。
关于徐景嵩的结局,史书中并无明确记载,仅能从零星史料中推测。有一种说法认为,在长安失守后,徐景嵩并未投降汉赵,而是率部分残兵退回安定郡,继续坚守。但此时的安定郡已孤立无援,在汉赵军队的持续进攻下,最终被攻破,徐景嵩可能战死沙场;另一种说法是,他在战乱中带领部分百姓逃往凉州,依附河西张氏政权,但因缺乏具体记载,这一说法未能得到证实。无论结局如何,徐景嵩在西晋末年的乱世中,始终以“匡扶社稷”为己任,从坚守边郡到辅佐藩王,用行动践行了官员的职责。
徐景嵩的生平,是西晋末年众多基层官员的缩影。在王朝崩塌的前夜,他们没有宗室诸王的权力与野心,也没有名将的赫赫战功,却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维系着秩序的底线。他们的事迹或许不够惊天动地,却让这段黑暗的历史中,多了一丝坚守的微光。徐景嵩的故事提醒后人,在宏大的历史叙事背后,无数平凡官员的选择与努力,同样是构成历史的重要部分——他们或许无法改变王朝覆灭的命运,却以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守土有责”的担当。
喜欢徐氏略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徐氏略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