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湾的老渔民陈老爹,是林如海当年救过的,见到黛玉手里的木鱼,立刻道:"林姑娘来了!快随我来,昨天有群凶神恶煞的人,问盐运司档案库怎么走,我没说!"他撑着小船,把两人送到庵堂后门。
庵堂的师太早已在等,手里拿着串佛珠,每颗珠子上都刻着个字,连起来是"铁函在水井下,需木鱼为钥"。她引着两人来到佛像前,黛玉将木鱼放在底座的凹槽里,"咔"的一声,佛像缓缓移开,露出个黑黢黢的洞口。
密道里潮湿阴冷,弥漫着霉味,石壁上的烛台还留着半截蜡烛,是国丈的人留下的——他们已经来过了!两人加快脚步,来到地窖时,果然看到地上有打斗的痕迹,装铁函的柜子被撬开,里面空空如也!
"他们拿走了!"黛玉的声音发颤,指尖碰到柜角的血迹,还是新鲜的,"刚走没多久!"
地窖的角落里,躺着个受伤的老档案员,是当年给林如海保管铁函的王老爹。"他们......他们抢了铁函,往......往瘦西湖去了,要坐船回京城......"老人指着墙上的"瘦西湖地图","快追......铁函里有国丈......通敌的书信......"
瘦西湖的画舫上,孙老板正拿着铁函,得意地对随从说:"有了这个,国丈就能彻底扳倒荣国府,连北静王也救不了他们!"突然,画舫猛地一晃,是宝玉和黛玉雇的渔船撞了过来!
宝玉跳上画舫,与随从打在一处,黛玉趁机去抢铁函,却被孙老板拦住。"林姑娘,别白费力气了,"她狞笑着,"你父亲当年没斗过国丈,你也一样!"
黛玉突然抓起桌上的"鹤顶红"染料,泼向孙老板的脸,趁她惨叫时,一把夺过铁函,跳进水里。宝玉见状,也跟着跳下去,两人抱着铁函,往岸边游去,身后传来孙老板气急败坏的吼声:"给我追!死活不论!"
幸好陈老爹的渔船及时赶到,将他们拉上船,往芦苇荡深处驶去。铁函的锁已经被撬开,里面果然有国丈与北境部落的密信,说"待太子登基,割燕云十六州为谢",还有本账册,记录着二十年来贪腐的明细,每一笔都触目惊心。
"这才是能救贾府,救大明的东西,"宝玉将铁函紧紧抱在怀里,湖水打湿了他的衣衫,却挡不住眼里的光,"我们必须把它送到圣上手里。"
黛玉望着远处的扬州城,晨光正从地平线升起,给城墙镀上了层金边。她知道,前路还有更多危险,但此刻握着宝玉的手,握着这沉甸甸的铁函,心里却异常坚定——有些真相,哪怕付出生命,也必须让世人知道。
第六折 险途追踪破迷障(词:破阵子·追踪)
词曰:
瘦西湖畔舟初覆,京杭运河浪又粗。
铁函藏尽惊天秘,一路追踪胆气殊。
逢险隘,遇强徒,暗箭明枪接踵出。
谁解双心同砥砺,刺破迷雾见坦途。
从扬州回京城的船,是艘不起眼的漕船,混在运粮的船队里,船板下藏着铁函,上面盖着厚厚的稻谷。宝玉和黛玉穿着纤夫的衣服,皮肤被晒得黝黑,看起来与普通船工无异。
船过淮安时,码头上突然上来几个税吏,为首的正是国丈的远房侄子李税监,手里拿着画像,逐个比对船上的人。"听说有两个钦犯,抢了国丈的'家传宝物',往京城去了,"他的目光在宝玉脸上停留了很久,"你这汉子,看着面生得很。"
宝玉抹了把脸上的汗,露出胳膊上的伤疤——是在黑风岛被海盗砍的,"小人王二,在琉球做过苦力,这疤是海盗留的。"他指了指黛玉,"这是我婆娘,生了场大病,脑子不太好使,只会傻笑。"
黛玉配合地傻笑起来,手里还拿着块粗布,假装在缝补。李税监没看出破绽,却突然踢翻了旁边的粮袋,稻谷洒了一地,露出底下的铁函边角!"这是什么?"他厉声问道,伸手就要去拿。
突然,岸上传来喊杀声,是北静王派来的"漕帮",假装与税吏争执,打了起来。混乱中,宝玉和黛玉趁机将铁函转移到另一艘船上,李税监顾不上追查,带着人就去镇压漕帮,漕船趁机扬帆起航,往前方的"宿迁"驶去。
宿迁的客栈里,两人正对着油灯查看铁函里的密信,突然听到窗外有动静,是孙老板的人!他们已经追到这里了!宝玉立刻将密信塞进床板的缝隙,拉着黛玉从后窗跳出去,往城外的"项王庙"跑。
项王庙的大殿里,月光照着项羽的雕像,手里的霸王剑闪着寒光。追兵很快赶到,为首的是孙老板的弟弟孙彪,手里的大刀劈向宝玉:"把铁函交出来!"
宝玉捡起地上的断矛,与孙彪打在一处,黛玉则绕到雕像后面,发现石壁上有个暗格,是当年太平军留下的"藏宝洞"!她刚要把铁函藏进去,孙彪突然转身,一刀砍向她的后背——宝玉扑过来挡住,刀砍在他的胳膊上,鲜血立刻涌了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金陵烬未央卷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金陵烬未央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