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掌柜微微一惊,回答说:“当年宫里搜索了七天七夜,都没找到一点踪迹。我觉得那御珠必定是皇后娘娘自己藏起来了,她偷偷藏起御珠,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整治皇上宠爱的几个妃子,最后把她们折磨致死。皇宫深似大海,那金门宫墙里不知发生过多少人间悲剧。再说,就算是外人胆子大偷了,也永远不敢让人看见,更不敢拿去卖,还要担杀头的风险,何必呢?”
狄公问:“如果这御珠真的被外人盗出皇宫,难道真的没办法卖掉吗?”
“当然,绝对没办法。全天下谁敢做这宗买卖?不过……不过,如果盗珠的人与住在广州、泉州等沿海地方的波斯、大秦、大食等外国商人有来往,就可以把御珠卖给他们,获得巨额钱财。如果是这样,那颗御珠早就出洋,到遥远的国家去了。老爷,我觉得这是唯一一个能卖掉御珠的办法,既能赚很多金银,又不会冒太大风险,招致可怕的后果。”
狄公频频点头,仿佛有所领悟。忽然他又问:“杨掌柜,您曾经去过曼陀罗林中的白娘娘神庙吗?”
杨掌柜低下头,沉思了一会儿,回答说:“老爷,我倒是多次想去参拜,只是那茂密的曼陀罗林早就没有路可走了,所以一直没能如愿。再说当地百姓对白娘娘十分迷信,擅自闯入往往会有不测之灾。不过,老爷,我虽然没见过那神庙,却有一本书,书中对那神庙有详细的描述。”
杨掌柜说着站起身,从书架上取出一本书递给狄公,说:“这书是老爷的一位前任刻印的,已经有好几十年了。”
狄公接过书翻了翻,又还给杨掌柜:“我衙门里也有一本同样的书,书中对白娘娘神像的描绘非常精细。”
“老爷说得对。我何尝不想亲眼看看那尊神像?”杨掌柜的眼中闪着向往的光芒,灰白的两颊泛起一丝红晕,“听说那神像是汉朝的遗物,连同台座,是用一整块白玉石雕琢而成的。神像前有一方祭坛,献祭的年轻人就在那祭坛上被宰杀,用他的血来祭祀白娘娘的神像。当然这是过去的风俗了。如今老爷能否把那片曼陀罗林整修一下,再筹集资金动工重建神庙?老爷只需说白娘娘对自己的神像被废弃、神庙被毁感到愤怒,近来已经多次显示不祥之兆,眼看就要降下灾难了。当地百姓听说要重建神庙,一定会欢欣雀跃,纷纷义务参与劳役。老爷,这是一座汉朝古庙,如果能修缮一新,重新燃起香火,足以成为濮阳城的一处古迹名胜。老爷顺应民情,成就美事,也是移风易俗的大事,何乐而不为呢?”
狄公听了,连声称赞:“这真是一个恳切的建议,我会好好考虑。但我不喜欢那神庙又重新充满不合礼制的祭祀香火,这违背了圣人的教诲。哦,杨掌柜,衙门里还等着我升堂审理公事,我得告辞了。”
杨掌柜说:“说来也巧,这几起杀人案有关联的人物都是我的老主顾。我想现在我应该去衙门看审,必要时可以站出来披露真相,为老爷做个证人。”
第十一部 御珠案 第十三章
狄公回到州府衙门时又热又累,赶紧洗了个澡,换上干净凉快的细纹葛袍,戴上轻纱便帽,匆匆来到内衙书斋。洪参军早已在那里等候。
狄公见洪亮神情轻松、胸有成竹,便问:“柯元良的事打听清楚了?”一面摘下墙上的鹅毛扇轻轻扇着。
“老爷,这事很顺利。我在菜市边碰巧遇到柯府一个快嘴使女——柯元良今天一大清早确实骑马出门了。”
“他平时有清早遛马的习惯吗?”狄公急忙追问。
“没有!柯元良早上从不出门。使女说府里上下都觉得他因思念琥珀心里痛苦,想出去遛马散散心。她还说,虽然柯元良和琥珀夫人年龄相差大,但夫妻感情深厚。琥珀识大体、懂分寸,不仅体贴柯元良,还悉心照顾金莲,柯元良原本有个和睦幸福的家庭。可如今……”
狄公沉默片刻,突然指着书案上的两枚竹牌问:“这两枚竹牌什么时候送来的?”
“哦,忘了告诉老爷,是南门校尉刚刚送来的。”
狄公急忙拿起竹牌查看,见两枚都写着“贰佰零柒”。一枚字迹歪扭笨拙,另一枚则娴熟漂亮。他用手指沾了水,轻轻拭去第二枚上的数字,小心揣进袖中,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
“这枚我留下,另一枚你拿去还给校尉。洪亮,我还没跟你说紫兰小姐的情况呢。”
“紫兰小姐?她什么样?真是美貌优雅的女子吗?”
狄公答道:“她既不美貌也不优雅,初见让人有些畏惧。但她为人粗鲁却明大义,嫉恶如仇,不欺负弱小,专爱打抱不平,真是女中豪杰。”
狄公简要讲述了与紫兰小姐见面的经过,最后说:“如今我们知道,濮阳城有个心狠手辣的恶魔在肆意害人。他先雇董梅,后又雇夏光为他诱拐女子,这三起杀人案可能都是他一手造成的。”
洪亮说:“这么说,柯元良就不是嫌疑人了?我们原本以为他因妒忌杀了琥珀和董梅,但他绝不会花钱雇人找别的女子,更不会轻易杀夏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m.20xs.org)古典白话合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