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之道亦是如此,把荣华富贵看作浮云,也是仗着这个‘空’字。目空心大,才能荣辱两忘。世人熙熙攘攘,不过为争一个‘利’字;世人忙忙碌碌,不过为奔一个‘名’字。老朽见得多了——争利之人,终为利丧命;求名之人,犹如抱虎而眠、袖蛇而行,更是危险。‘名’乃公共之物,岂能独自占有、长久拥有?只恐怕灾祸来临时,便像背着私盐包一样,恨不得早早挣脱。到那时再悟透‘空’字,怕是为时已晚了。老朽今日送你这葫芦,便是送你这一字真经,切记,切记。”
狄公谢过,将葫芦系在马鞍后,抬头却已不见葫芦先生的踪影,心中一阵怅然。忽然听见背后马蹄声急促——
“老爷,让我们好找……”
狄公回头,见是亲随干办乔泰、马荣。原来他们在七里庄当夜打死了为害一方的野猪,庄主褚太公大喜,设盛宴庆功,这才耽搁了行程。他们原约定两日后到清川镇与狄公汇合,一同返回浦阳。
乔泰说:“我们赶到清川镇一问,才知老爷刚走。猜想您进了这片林子,便马不停蹄追来了。”
马荣道:“我们在七里庄外山田里伏击了那头大野猪,剥了六百斤肉呢!老爷,可钓着大清川的大赤鲤了?”
狄公捋须一笑:“鲤鱼没钓着,却钓着一个葫芦,十分有用。”
乔泰、马荣齐问:“我们口渴了,葫芦里可有茶水?”
狄公答道:“不,里面是空的。”
第十四部 紫光寺 第二章
兰坊城被闷热干燥的空气笼罩着。这座位于陇右的边远小城隶属于安西都护府,狄仁杰半年前被任命为这里的县令。
狄公整顿吏治,鼓励农牧,恩威并施,宽严得当,很快就把兰坊城治理得井井有条,百业兴盛,百姓们都很敬服他。衙署里的日常事务由洪参军打理,洪参军勤勉尽职,精通政务,狄公反而能垂拱而治,落得清闲。日子久了,狄公只觉得精神散淡,意态疏懒,毫无趣味。
这一天正好是狄公正妻的生日,衙署上下都在采买布置,准备寿宴。下属官吏们纷纷送礼祝贺,狄公一一谢绝,只打算热热闹闹摆个家宴,让府邸内的十多个奴仆尽情畅饮,也好驱散多时的无聊寂寞。应狄夫人的请求,只答应请清风庵的女住持宝月一人作陪——虽然是外客,但宝月也不是俗人。
清早,狄公独自走出衙邸,回来时已是日上三竿。他兴致勃勃地进了内衙,换了一件干净的湖蓝葛袍,打开窗户,坐在靠椅上,欣赏起手中的一个紫檀木盒来。这是他跑遍城里几家古董铺才买到的,晚上席间要郑重地献给正夫人作为祝寿礼物。
洪参军端着一盘酒食走进内衙。
“老爷早饭都没吃,这一早去哪里了?现在想必饿了吧。”
狄公闻到一股烤猪肉的香味,不禁馋涎欲滴,这才想起今天还没吃东西。
“兰坊这地方冬天冷得筋骨麻木,夏天才刚到,又热得喘不过气,整天都神思恍惚、昏昏沉沉的,老爷可要千万保重身体。我见老爷昨天从档馆回来,半夜里书斋还亮着灯,莫非是从陈年账簿里又翻出什么疑难案子了?这段时间地方安定,百姓乐业,也没什么刑案诉讼闹到衙门里来。”
狄公撕下一小条猪腿肉放进嘴里,只觉得香腻可口。
“这夜间寿席上的菜肴怎么现在就端来给我吃了?”
“老爷说哪里话,这是衙厨里的剩货了。马荣一早去肉市抬来一只整猪,捆在厨下还没宰杀呢。”
狄公吃完,推开杯盘。洪参军上前收拾,一一归在木盘里,正要回去。狄公说:“洪亮,你还记得发生在兰坊的那桩悬案吗?就是京师司珍衙门的司库掌固邹敬文五十锭御金被盗的事件。”
“老爷原来是对这件案子有兴趣了。这事刑部已经悬为无头官司,不了了之了。再说,那时老爷还没到任呢,案子早在去年……”
“对,确切地说,案子发生在去年,也就是辛巳年八月初二。洪亮,这么长时间清平无事,闲散久了,没案子审理,觉得很无聊。昨天我偶尔翻翻衙署里的旧档案,竟对这桩巨案动了兴趣。等有空的时候,我们商议商议吧。”
洪参军放下盘子:“我们还在濮阳的时候,就从邸抄里读到过这件事。当时京师震动,户部的两名大员被革职,不过那五十锭御金却石沉大海,再无消息。”
狄公笑了:“洪亮,没想到你还记得这么清楚。你这就说说,那五十锭金子是怎么被盗的。”
“司库掌固邹敬文奉圣命从京师西去沙陀国采办御马,途经兰坊城,住在官驿里。一夜之间,五十锭黄金变成了一堆铅条。”
正说话间,马荣走进内衙禀报:“老爷,我买了一口三百斤的肥猪,滚水已经备好了,正等着宰杀呢。”
狄公笑道:“这口肥猪单靠你一人消受了,我和洪亮吃不多,太太们怕油腻,奴仆们不敢和你抢,唯一的一个客人又是吃素的。现在我和洪亮正议论着去年这里发生的一桩劫金巨案,你也不妨坐下来听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古典白话合集》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m.20xs.org)古典白话合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