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词读完,薛仁贵将其焚于案前,火焰升腾,卷起纸灰,仿佛带着这份敬意飘向天际。秋风穿过庙檐,吹动案上的烛火,烛影摇曳,仿佛是张士贵的英灵在回应这身后的荣光。
这时,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农捧着一个布包走上前,小心翼翼地将布包打开,里面是一把饱满的粟米和几穗玉米。他将粮食放在供桌上,老泪纵横,哽咽道:“老将军,您还记得老汉吗?三年前,老汉一家刚来辽东时,无田无房,是您给了老汉二十亩地,还教老汉种玉米。如今,这黑土地长出的粮食,够咱们全家过冬了,您却看不到了……”说着,他对着张士贵的牌位深深叩首,额头撞在青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老农的举动,引得在场众人纷纷落泪。薛仁贵走上前,扶起老农,声音带着几分沙哑:“老丈放心,老将军虽逝,但他留下的屯田之法、水渠之利,末将定会好好传承下去,让辽东的百姓永远过上好日子。”
自此,每逢清明时节,辽东的百姓都会自发来到辽东名宦祠祭拜。农夫们会带来新收的粮食,商户们会献上最好的布匹,孩童们则会在庙前放上自己折的纸船,祈求张老将军保佑辽东年年丰收、岁岁平安。张士贵的故事,也随着辽水的涛声一代代流传下去——那个既会挥刀斩敌、又会扶犁种田的老将军,成了这片土地上最深刻的记忆,成了关于忠诚与守护的最好注脚。
而他用余生守护的辽东,正沿着他铺就的道路,一步步走向更安稳、更繁荣的岁月。黑土地里的庄稼一茬比一茬好,辽水之上的商船一年比一年多,平壤城的街巷一天比一天热闹。每当有人问起这片土地为何能如此安定,老人们总会指着辽东名宦祠的方向,笑着说:“是张老将军在天上看着呢,他舍不得让这片土地再遭战火,舍不得让咱们百姓再受苦难。”
春风又起,辽水岸边的柳树抽出新枝,辽东名宦祠的烛火依旧明亮。张士贵的英灵,就像这辽水的涛声,永远回荡在这片他用生命守护过的土地上,守护着大唐的东北疆土,守护着世代百姓的安宁。
喜欢苏定方演义请大家收藏:(m.20xs.org)苏定方演义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