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历史的荒诞剧永不落幕! 仅仅三个月后,因为江淮局势实在糜烂,急需老(油)将(条)坐镇,刘义恭竟然奇迹般地“满血复活”!不仅官复原职(司徒、太尉),还加码都督南兖、徐、兖、青、冀、幽六州及豫州之梁郡诸军事,后来地盘更是扩大到都督十一州!权力范围从淮南一直延伸到淮北,比之前还大!这跌宕起伏的“职场过山车”,让现代社畜看了都得直呼内行:老板的心思你别猜!
第三幕:孝武朝“影帝”——马屁界的珠穆朗玛峰 (453-464年)
公元453年,一场宫廷惨剧拉开了新的大幕。太子刘劭(也是个狠人)发动政变,亲手宰了老爸文帝刘义隆(弑父篡位),血溅宫闱。刘义恭当时正在建康,不幸沦为“人质”,被迫在刘劭的“新公司”里挂了个名,假装合作。但他心里门儿清:跟着这疯子没前途!于是,影帝的“无间道”戏码悄然上演:他表面顺从,暗地里却成了“地下交通员”,保护那些讨伐刘劭的将领(如沈庆之、柳元景等)的家眷,还巧妙地传递情报、干扰刘劭的军事部署。终于,机会来了!在战乱中,刘义恭上演了惊险的“单骑闯关”,成功逃出建康这座魔窟,狂奔投奔了正在起兵讨逆的武陵王刘骏(后来的孝武帝)。这还不够,为了表忠心、加筹码,他立刻献上一篇文采斐然的《劝进表》,力劝刘骏赶紧称帝!这“雪中送炭”加“拥立定鼎”之功,妥妥的“从龙首功”!
然而!这顶用血染红的“顶戴花翎”,沉重得足以压垮任何脊梁! 暴怒的刘劭得知刘义恭叛逃,立刻实施了惨无人道的报复——将刘义恭留在建康的十二个儿子全部屠杀! 仅剩一个尚在襁褓的幼子刘伯禽(后来也被孝武帝找了个理由杀掉)。一夜之间,血脉凋零。这份“功劳簿”,是用亲生骨肉的鲜血写成的,字字泣血。刘义恭内心的痛苦与阴影,可想而知。权力游戏的代价,竟如此血腥残酷。
孝武帝刘骏登基了。这位爷猜忌刻薄、心狠手辣的程度,比起他爹和他哥,有过之而无不及。刘义恭因拥戴之功,位极人臣:官拜太傅(皇帝老师)、领大司马(最高军事长官),甚至还获得了代表天子权威的最高殊礼——“假黄钺”(相当于尚方宝剑Plus Pro Max版)。表面上看,他站在了权力金字塔的顶端。但实际上,他活得比在彭城城头还提心吊胆,真正是“高处不胜寒”。为了在这位疑心病晚期老板手下苟住性命,刘影帝火力全开,将“谄媚求生学”修炼到了震古烁今的境界。
“挥刀自宫”式表忠心: 孝武帝最忌惮的就是宗室藩王掌权。刘义恭敏锐地捕捉到老板的“痛点”,率先上书,请求废除象征宰相实权、位高权重的“录尚书事”一职!这一招,简直是“自断经脉”以求信任。此议正中孝武帝下怀,成为其系统性削弱宗室权力、强化皇权的关键一步。刘义恭亲手拆掉了自己(以及所有宗室)通向核心权力的阶梯,堪称古代版“挥刀自宫”以求老板安心。效果显着,孝武帝表示很满意。
“祥瑞制造机”火力全开: 如果说拍马屁是一门艺术,那么刘义恭就是当之无愧的“国宝级艺术家”。他进献祥瑞的频率之高、品种之“奇”、创意之“新”,足以让后世所有马屁精自惭形秽。史书里记载他送过的“好兆头”包括但不限于:“三脊茅”(传说中只有泰山才产的神草,用于封禅大典)、白雀、白雉、白兔、白乌鸦(大概动物园的白化动物都被他承包了?)……感觉他家里开了个“皇家祥瑞专卖店”,还是24小时不打烊那种。更绝的是,他积极倡议孝武帝去泰山封禅!把马屁直接拍到了国家级祭祀大典的高度,拍出了格局,拍出了境界!若论古代“祥瑞学”和“谄媚学”,刘义恭绝对能评上“终身成就奖”和“博导”头衔。
“自闭式”生存法则: 皇帝赐予的殊荣(如“假黄钺”)?辞!必须辞!而且要辞得情真意切、涕泪横流,表示自己“德不配位”。朝中大臣私下交往?断!必须断!刘义恭主动远离一切非必要的社交活动,闭门谢客,活成了建康城里的“顶级宅男”。他甚至“戒朋游,乐酒色”(《宋书》),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只懂享乐、胸无大志的庸碌王爷。其府邸之奢华(史载“奢侈无度”,光僮仆就有数千人,还广建宫室园林)与其精神上如履薄冰的惶恐,形成了无比荒诞的对比。这哪是王府,分明是座镶金嵌玉的豪华监狱!
在经济领域,刘影帝也刷足了存在感(虽然结果有点打脸)。
“大钱当两”的金融风暴: 为了解决当时严重的“钱荒”(货币短缺)问题,刘义恭积极建言并推动了一项货币改革政策——“大钱当两”。核心思想就是:一枚新铸的大钱(比如四铢钱或孝建四铢),可以当两枚旧的五铢钱使用。想法很丰满:朝廷用更少的铜铸更多的“钱”,快速增加货币供应。现实却很骨感:政策一出,民间立刻掀起了疯狂的“盗铸”劣币(往铜里掺铁掺铅)浪潮,劣币泛滥导致物价飞涨,市场秩序大乱。这场由刘王爷“领衔主演”的金融闹剧,最终在一片混乱和骂声中草草收场,政策被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m.20xs.org)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