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受美学角度看,非粤语读者面对这首诗时会产生奇特的阅读体验:那些陌生词汇造成的理解障碍,反而强化了诗歌情感的纯粹性。正如不懂德语的人听《摇篮曲》仍能被感动,这首诗中粤语造成的疏离感恰恰滤除了概念性理解的干扰,让读者直接感受情感本身。这种陌生化效果与布莱希特的间离理论不谋而合,都通过打破自动化认知来更新审美体验。
诗歌结尾处的祈愿老窦嘅愿,啲啲嘅许!具有深刻的诗学隐喻。这个看似简单的句子实则包含多重文化编码:行为本身连接着岭南民间信仰传统;的限定又体现现代人的审慎;而粤语表达则坚守着文化根性。这种复杂性与里尔克《杜伊诺哀歌》中纯粹的矛盾遥相呼应——在最个人化的育儿经验中,诗人恰恰触及了最普遍的文化命题。
《畀啲啲嘅祈愿》的文学史意义,在于它示范了方言写作在当代的另一种可能:不是作为猎奇的地方色彩,而是作为文化记忆的活体;不是对标准汉语的补充,而是与之对话的独立系统。树科通过粤语这种母亲方言书写父亲对女儿的情感,完成了一次文化的代际传递。在这个普通话日益主导的时代,这首诗犹如一曲温柔的抵抗,它证明:真正的普遍性恰恰生长在那些扎根最深的地方性之中。那些的音节,既是父亲对女儿的轻唤,也是一种古老语言对未来的低语。
喜欢粤语诗鉴赏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粤语诗鉴赏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