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知道,“指尖工坊”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他会带着孩子们继续在手艺的世界里探索,用指尖编织更多的梦想。而博物馆里的“指尖的温度”展区,会像一盏灯,照亮听障孩子的传承之路,也让更多人看到,非遗的传承,从来都不止一种模样,每一份用心的坚持,都能绽放出最美的光芒。
后来,越来越多的听障孩子来到“指尖工坊”,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进来,还有老匠人主动来到工坊,教孩子们更精湛的手艺。孩子们的作品不仅走进了博物馆,还通过线上平台销往全国各地,有些作品甚至被海外的华人收藏。
林溪渐渐长大,她不仅学会了竹编,还跟着刘婶学了泥塑。她成了工坊里的小老师,手把手教新来的小弟弟小妹妹编竹篾。每次有游客来到博物馆的“指尖的温度”展区,她都会跟着陈默一起去讲解——用手语,用指尖的动作,讲述那些关于手艺和希望的故事。
有一次,一个外国游客看着林溪的作品,用不太流利的中文问:“这些都是听障孩子做的?”
林溪点点头,拿起一个竹篮,用手语比划着,陈默在一旁翻译:“是的,我们虽然听不见,但我们的指尖能感受到竹篾的温度,能编织出我们想表达的一切。”
外国游客恍然大悟,竖起大拇指:“太神奇了,这是最动人的艺术。”
林溪笑了,眼里闪着自信的光芒。她知道,自己的未来,会像手里的竹篾一样,在指尖的编织下,变得越来越美好。而“指尖工坊”的故事,也会像博物馆里的展品一样,永远传递着指尖的温度,传递着非遗传承的力量,温暖每一个需要被照亮的角落。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m.20xs.org)逸霄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