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新域异变:超宇宙同源联盟的生态挑战与跨文明修复新实践
超宇宙本源传承基地建立后的第五十年,超宇宙同源联盟的“跨宇宙新域培育计划”已在8个平行宇宙间的中性空域,成功培育出20个“跨宇宙共生新域”,其中“新域Ω”因融合8个宇宙的本源能量,成为联盟的“生态示范新域”,居住着来自不同宇宙的200万跨文明居民,被誉为“超宇宙共生的缩影”。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域异变”打破了这里的平静——新域Ω的本源光海突然出现“能量失衡”,光海中的跨宇宙共生植物(星蕊花、星穹草、星瀚蕨等杂交品种)大面积枯萎,部分居民的同源印记出现“间歇性紊乱”,甚至引发小规模的“时空微扭曲”,导致新域内的跨宇宙通讯频繁中断。
经超宇宙应急防御中心检测,异变根源在于新域Ω的“多源能量融合失衡”——由于长期接纳8个宇宙的本源能量,且近期星落宇宙与星枢宇宙的本源能量波动较大,新域光海的能量配比被打乱,原本稳定的“能量共生循环”遭到破坏,进而引发生态与时空的连锁反应。单一宇宙的修复技术无法应对这种“多源能量失衡”,超宇宙共生议会紧急组建“新域修复团队”,由星垣二世的弟子星禾(55岁,跨宇宙生态调控专家)担任总负责人,核心成员涵盖8个宇宙的生态与能量专家:星穹集群的星穹叶(53岁,星穹能量生态修复权威)、星瀚集群的星瀚宇(50岁,跨域能量循环技术专家)、星落集群的星落禾(48岁,远古生态修复术传承者)、星枢集群的星枢微(45岁,能量-时空协同修复专家),总计200人。团队携带的“跨宇宙生态修复舰”,配备“多源能量平衡系统”“跨域生态再生装置”“时空微扭曲矫正仪”三大核心设备,专门针对多源能量失衡引发的生态危机。
第一步:新域能量与生态测绘——锁定失衡的核心病灶
修复团队首先对新域Ω展开“全维度能量-生态联合测绘”,通过升级后的“多源能量分析仪”与“生态监测仪”,精准掌握光海能量配比、生态系统状态及时空波动数据:
- 能量失衡数据:新域光海的8种本源能量占比严重偏离标准值——星落能量占比从12%飙升至28%,星枢能量占比从13%降至5%,其他6种能量占比也出现不同程度波动,导致光海的“能量共生循环链”断裂;
- 生态受损情况:跨宇宙共生植物中,依赖星枢能量的“星枢蕊”枯萎率达90%,混合能量滋养的“共生蕨”枯萎率60%,仅依赖星落能量的“星落草”存活状态较好;新域内的跨文明微生物(分解光海杂质的关键生物)活性下降70%,导致光海杂质堆积;
- 时空影响范围:能量失衡引发的时空微扭曲集中在新域Ω的核心聚居区,扭曲强度为0.3-0.5级(常规安全值为0.1级以下),主要影响跨宇宙通讯与能量传输设备。
基于测绘结果,团队绘制出《新域Ω能量-生态失衡图谱》,明确修复的核心目标:将8种本源能量占比恢复至标准值(每种能量占比11%-14%),重建“能量共生循环链”,同步修复受损生态与时空结构。星禾在修复方案研讨会上强调:“新域Ω的异变是‘多源能量融合’的典型挑战,修复不能只盯着单一能量,必须实现能量、生态、时空的协同恢复。”
第二步:多源能量平衡——重建光海的“能量循环核心”
团队首先启动“多源能量平衡系统”,通过三项技术手段调节光海能量配比:
1. 能量分流与补充:在新域光海周边布设“星落能量分流装置”,将过剩的星落能量通过跨宇宙能量导管输送至星落宇宙的能源短缺区域;同时,启动“星枢能量补充器”,从星枢宇宙调取稳定的星枢能量注入光海,逐步将其占比提升至标准值;
2. 能量共生循环重建:星瀚宇团队研发“多源能量循环阀”,安装在光海的能量交汇点——阀门内置8种能量的“适配芯片”,能自动调节每种能量的流动速度与融合比例,重建“能量共生循环链”;例如,当星落能量流入时,阀门会自动匹配对应比例的星枢能量与其他能量,形成稳定的混合能量流;
3. 能量波动预警:星枢微团队在光海周边布设100台“多源能量监测仪”,实时采集8种能量的占比与波动数据,通过AI系统分析预测能量失衡风险,一旦某类能量占比偏离标准值5%以上,立即触发自动调节程序。
经过三个月的能量调节,新域Ω光海的8种本源能量占比恢复至标准值,“能量共生循环链”重新启动,光海从浑浊的灰蓝色逐渐恢复为清澈的金绿色,能量失衡引发的时空微扭曲强度降至0.1级以下,跨宇宙通讯恢复正常。
第三步:生态再生与居民保障——让新域重归“共生家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爆笑修仙:现代物品乱入修仙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爆笑修仙:现代物品乱入修仙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