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诸葛瞻大人派来的使者已到城外,说是带来了成都的回信和一批物资。”亲兵再次进来禀报。姜维精神一振,连忙起身前往城门迎接。
城门处,诸葛瞻派来的使者正带着一支车队等候,车上装满了药品、布匹和书籍。使者见到姜维,连忙行礼:“姜将军,丞相大人得知冀州大捷,十分欣慰,特命属下送来这批物资,同时陛下已准了将军的奏请,五千名工匠和三万斤生铁不日便会启程运往冀州。”
姜维接过成都的回信,信中刘禅对他大加赞赏,不仅赏赐了黄金百两、锦缎千匹,还封他为镇西大将军,全权负责冀州的军政事务。诸葛瞻在信中则提醒他,要注意安抚冀州的百姓,恢复当地的农业生产,只有百姓安居乐业,防线才能真正稳固。
送走使者后,姜维立即召集将领们议事,将成都的旨意和物资分配情况告知众人,并部署了下一步的工作:张翼负责组织工匠修筑堡垒和恢复农业生产;陈默负责训练骑兵和斥候队,加强对周边地区的探查;其余将领则分别驻守雁门关、广武城和壶关,加固城墙,检修军械。
将领们领命离去后,中军帐内只剩下姜维一人。他望着帐外的阳光,心中清楚,冀州防线的巩固并非一日之功,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不仅要应对外敌的威胁,还要处理内政民生,只有军政民三者兼顾,才能让冀州真正成为蜀汉北方的坚固屏障。
第二折 壶关安民复农桑
壶关城内,廖化正站在城南的田埂上,望着眼前荒芜的土地,眉头紧锁。自曹魏军队撤离后,壶关周边的百姓大多逃往山中避难,如今战事平息,虽有部分百姓返回,但看到自家的田地被战火毁坏,房屋也成了断壁残垣,脸上都带着愁容。
“将军,这几日陆续返回的百姓已有三千余人,但还有不少人仍在山中躲藏,担心魏军再次回来。”副将跟在廖化身后,低声禀报。
廖化叹了口气,他知道百姓们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之前曹魏军队在壶关一带烧杀抢掠,给百姓们留下了太深的阴影。“你派人带着粮食和药品前往山中,告知百姓们魏军已被击退,我们会保护他们的安全,让他们尽快返回家园。”廖化吩咐道,“另外,张贴告示,凡是返回的百姓,每户可领取五斗粮食和两匹布,用于重建房屋和恢复生产。”
副将领命离去,廖化则继续在田埂上巡查。此时一名老农正蹲在田边,看着干裂的土地唉声叹气,他的田地在战火中被马蹄踏得面目全非,想要重新耕种,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整理土地。
廖化走到老农身边,轻声问道:“老丈,您这田地打算何时开始耕种?”
老农抬起头,看到是廖化,连忙起身行礼:“廖将军。不是小老儿不想耕种,只是这田地被糟蹋得太厉害了,单凭我一家之力,怕是赶不上春耕了。”
廖化环顾四周,周边的田地大多和老农的一样,布满了沟壑和马蹄印。“老丈放心,”廖化说道,“我们已从军中抽调了五百名士兵,明日便来协助百姓们整理田地,同时还会发放种子和农具,保证大家能按时春耕。”
老农闻言,眼中露出了希望的光芒,激动地说道:“多谢将军!有了军队的帮助,我们肯定能赶得上春耕!”
廖化又安抚了老农几句,便返回壶关城内的府衙。刚进门,就看到几名官员正在商议如何统计百姓的人口和田地数量。见廖化进来,官员们连忙起身行礼。
“百姓的人口统计得如何了?”廖化问道。
一名姓王的官员上前答道:“回将军,目前已统计出返回的百姓共三百二十户,一千五百余人,田地约两千三百亩。但还有不少百姓尚未返回,具体的人口和田地数量还需等他们回来后才能统计完毕。”
“嗯,”廖化点头,“统计工作务必细致,不可遗漏一户一人。另外,对于那些在战火中失去亲人的孤儿寡母,要格外照顾,不仅要发放粮食和布匹,还要安排他们参与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们能自食其力。”
王官员连忙记下:“属下明白,已安排人专门登记孤儿寡母的信息,明日便会为他们分配相应的工作。”
此时,一名士兵匆匆进来禀报:“将军,城外有一群百姓前来求见,说是想要感谢将军为他们发放粮食和布匹。”
廖化心中一暖,连忙说道:“快请他们进来。”
不多时,二十余名百姓走进府衙,为首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她手中捧着一篮刚蒸好的粟米糕,走到廖化面前,哽咽着说道:“廖将军,您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若不是您发放粮食,我们一家老小怕是早就饿死了。”
廖化连忙扶起老妇人,接过粟米糕:“老夫人言重了,保护百姓本就是我们军人的职责。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尽快恢复生产,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百姓们纷纷点头,七嘴八舌地诉说着对蜀汉军队的感激之情。廖化耐心地听着,不时安抚着大家的情绪。待百姓们离开后,廖化心中更加坚定了要尽快恢复壶关农业生产的决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请大家收藏:(m.20xs.org)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