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折 洛阳议策谋农事
暮春的洛阳已褪去寒意,太极殿外的白玉兰开得正盛,花瓣随风飘落,在青砖地面铺就一层淡白绒毯。清晨的朝会尚未开始,文武百官已陆续抵达,三三两两聚在殿外廊下,低声议论着各地春耕的进展。姜维身着银甲,腰佩镇国剑,刚走到廊下,便见蒋琬与董允迎面走来,两人脸上皆带着笑意。
“伯约,昨日兖州刺史奏报,当地春耕已完成九成,新垦的荒地比去年多了两千顷,这都是你当初提议推行均田制的功劳啊!”蒋琬上前拍了拍姜维的肩膀,语气中满是赞许。董允也笑着补充:“不仅兖州,凉州那边也传来好消息,西羌部落学着中原人种的小麦长势喜人,张轨说再过两个月就能收割,到时候凉州的粮荒怕是能彻底解决了。”
姜维拱手道:“两位大人过誉了,这都是陛下重视民生,百官齐心协力的结果。我只是提了些微薄建议,真正辛苦的是各地刺史与百姓。”正说着,内侍高声唱喏:“陛下驾到——”百官连忙整衣列队,恭敬地迎候刘禅。
刘禅身着明黄常服,步履轻快地走上殿阶,见百官神色轻松,也笑着说道:“今日朝会,不谈军政,只议农事。如今春耕将近尾声,秋收还需谋划,你们有什么好法子,尽管说出来。”说罢,便率先步入太极殿,百官紧随其后,按位次落座。
刘禅坐定后,目光扫过群臣:“董司徒,你先说说均田制推行的情况,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朝廷帮扶?”董允起身躬身道:“回陛下,目前全国已有十五州推行均田制,共分配无主之地八万余顷,安置流民三十余万户。只是并州、幽州等地多山地,土壤贫瘠,百姓开垦困难,还需朝廷派农师指导,同时拨付农具与种子。”
姜维闻言,立即补充道:“陛下,臣有一建议。并州、幽州的少数民族部落多熟悉山地环境,可让他们与汉族百姓合作开垦,部落出人力,朝廷出农具与种子,秋收后按比例分配粮食。这样既能提高开垦效率,又能促进民族融合,一举两得。”
刘禅点头称善:“此计甚妙!董司徒,你即刻安排,让户部选拔百名经验丰富的农师,携带农具与种子前往并州、幽州,协助当地百姓开垦山地。另外,让工部打造一批适合山地耕作的犁铧与镰刀,尽快运往两地。”董允躬身领旨。
蒋琬这时起身道:“陛下,除了山地开垦,水利建设也至关重要。去年豫州、荆州因暴雨引发洪涝,冲毁了不少农田,若不尽快修复堤坝,加固水渠,今年秋收恐受影响。臣建议从国库拨款,征调民夫修复水利设施,同时派水工前往各地,指导百姓修建小型水库,以备灌溉与防洪。”
“太尉所言极是。”姜维附和道,“臣在西域时,见当地百姓用坎儿井引水灌溉,效果甚好。中原各地气候不同,可因地制宜推广不同的水利技术——北方干旱地区可学习坎儿井,南方多雨地区则加固堤坝,开挖排水沟渠。另外,可让各地水工相互交流经验,编撰成册,供全国参考。”
刘禅采纳了两人的建议,当场任命蒋琬负责水利建设,调拨国库银二十万两,征调民夫五万,限期三个月内完成主要水利设施的修复与建设。随后,又谈及秋收后的粮食存储与调配,户部尚书奏报:“目前全国粮仓储粮已达五十万石,可应对突发情况。但西域、北方等地粮库空虚,需从中原调运粮食补充,以防冬季缺粮。”
姜维思索片刻道:“陛下,调运粮食耗费人力物力,不如在西域、北方推广冬小麦种植。臣在凉州时,见当地气候适合冬小麦生长,若能在秋收后播种,次年夏季便可收获,既能增加粮食产量,又能减少粮食调运的压力。朝廷可派农师前往指导,同时提供冬小麦种子,鼓励百姓种植。”
刘禅大喜:“伯约此计考虑周全!户部即刻准备十万石冬小麦种子,派农师与种子一同前往西域、北方,务必让百姓学会冬小麦种植技术。另外,让各地粮库做好准备,秋收后优先存储冬小麦,确保种子充足。”
朝会持续了两个时辰,从春耕收尾到秋收谋划,从水利建设到粮食存储,各项事宜都一一敲定。散朝后,刘禅留下姜维、蒋琬、董允三人,前往御花园商议后续事务。御花园内草木葱茏,溪水潺潺,刘禅坐在凉亭中,望着满园春色道:“如今农事谋划妥当,接下来该考虑商业与教育了。蒋太尉,西域商道开通后,贸易情况如何?”
蒋琬躬身道:“回陛下,西域商道开通半年来,已有上千支商队往返于中原与西域之间,中原的丝绸、茶叶、瓷器销往西域,西域的玉石、香料、良马运往中原,朝廷收取的商税已达五十万两,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三成。只是商道沿途偶有盗匪出没,需加强安保。”
姜维立即道:“陛下,臣建议在商道沿途增设戍堡,每五十里设一座,派驻百名士兵驻守,负责保护商队安全,同时维护道路畅通。另外,可让西域都护府与凉州军定期巡查商道,严厉打击盗匪,确保商队往来安全。”刘禅点头应允,让蒋琬负责落实此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请大家收藏:(m.20xs.org)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