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道:“好!所需的经费与人员,你可与户部、太常寺商议解决,务必确保计划顺利实施。”
蒋琬则汇报了吏治整顿的措施:“陛下,臣计划制定详细的官员考核制度,从政绩、品德、能力等方面对官员进行全面考核,考核优秀者予以提拔,不合格者予以降职或罢官。同时,加强对官员的监督,鼓励百姓举报贪官污吏,一旦查实,严惩不贷。”
刘禅道:“准奏!吏治整顿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你一定要严格执行,绝不能姑息迁就。”
朝会持续了三个时辰,各项事务都一一敲定。散朝后,刘禅留下姜维、蒋琬、董允三人,前往御花园商议后续事务。御花园内,秋菊盛开,香气扑鼻,刘禅坐在凉亭中,望着满园秋色道:“如今北疆安定,边防、民族、吏治等各项事务都有了明确的规划,大汉的发展越来越好了。只是,朕心中还有一件事放心不下。”
姜维道:“陛下有何心事?”
刘禅道:“朕担心百年之后,太子能否守住这大汉江山。太子如今已经十岁,虽然聪慧,但缺乏历练,朕希望你们能多教导他,让他成为一名合格的君主。”
蒋琬道:“陛下放心,太子聪慧过人,只要悉心教导,日后定能成为一名贤明的君主。臣等定会竭尽全力,辅佐太子,守护大汉江山。”
董允道:“陛下,臣建议让太子多参与朝政,了解国家事务,同时派学者教导他儒家经典与治国之道,让他在实践中成长。”
姜维道:“陛下,臣建议让太子跟随臣前往边境巡查,让他见识边境的艰辛与军队的威严,培养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另外,让太子学习兵法与谋略,日后若遇到战乱,也能从容应对。”
刘禅大喜道:“好!你们的建议都很好。从明日起,太子每日前往朝堂旁听,学习朝政;每月跟随董司徒学习儒家经典;明年春季,跟随伯约前往边境巡查。朕相信,在你们的教导下,太子定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君主。”
三人躬身道:“臣等定不负陛下所托!”
夕阳西下,御花园内的光线渐渐暗淡下来。姜维走出皇宫,心中感慨万千。漠南秋狩的成功,让北疆彻底安定;朝廷的各项规划,为大汉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他知道,只要君臣同心,持续发力,大汉定能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
回到府中,姜维取出诸葛亮的《出师表》,轻轻抚摸着上面的字迹。他想起了诸葛亮对他的教诲与期望,想起了自己多年来的奋斗与坚守。如今,大汉一统,民生渐兴,民族融合稳步推进,诸葛亮的遗愿正在一步步实现。
“丞相,您放心,我定会坚守初心,辅佐陛下,教导太子,守护好这大汉江山,让汉室的荣光永远照耀天下。”姜维轻声说道。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出师表》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仿佛在夜色中回响。姜维知道,大汉的发展之路仍任重道远,但他有信心,有决心,与君臣百姓一同努力,创造更加辉煌的盛世,让大汉的历史在岁月长河中留下不朽的篇章。
接下来的日子里,姜维全身心投入到全国边防建设中,制定详细的戍堡建设计划,调派军队,协调物资,确保各项措施落地生根。他亲自前往南方边境考察,选址修建戍堡,安抚当地少数民族百姓。南方气候湿热,蚊虫滋生,许多士兵水土不服,姜维便与士兵们同吃同住,亲自调配草药,缓解士兵们的不适,极大地鼓舞了军心。
在交州苍梧郡,姜维遇到了一支不服朝廷管辖的俚人部落。部落首领李虎率领族人占据山林,时常劫掠周边县城,当地官员多次围剿都未能成功。姜维得知情况后,并未立即出兵镇压,而是亲自前往山林,拜见李虎。
李虎见到姜维,态度十分傲慢:“姜将军,我俚人部落世代居住在此,不受任何人管辖。朝廷若想让我们归附,必须答应我们的条件——免除部落的赋税,允许我们自治。”
姜维笑着说:“李首领,朝廷早已推行均田制,让百姓们有田可种,赋税也十分轻薄。若你们归附朝廷,不仅能获得朝廷分配的土地与农具,还能与中原百姓互通贸易,学习先进的农耕技术,让部落百姓丰衣足食。至于自治,朝廷可以允许你们保留部落的习俗与首领制度,但必须服从朝廷的管辖,遵守朝廷的律法,不得再劫掠百姓。”
李虎心中一动,他深知姜维的军威,若执意对抗,部落必将灭亡。但他又担心朝廷言而无信,犹豫再三道:“将军如何保证朝廷会兑现承诺?”
姜维道:“我以大汉边防大都督的名义向你保证,只要你们真心归附朝廷,遵守律法,朝廷定会兑现所有承诺。我可以当场下令,免除你们部落三年的赋税,派农师前往部落传授农耕技术,在部落附近设立互市。”
李虎见姜维言辞恳切,又想到部落百姓常年在山林中受苦,便点头道:“好,我相信将军!我愿率领俚人部落归附朝廷,再也不劫掠百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请大家收藏:(m.20xs.org)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