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鲨见高琼被擒,知道阴谋已经败露,心中十分恐慌。他深知自己不是姜维的对手,便想率领海盗舰队逃往西洋,但又担心沿途被远洋护卫舰队拦截。就在他犹豫不决之际,姜维派使者前来,劝他认清形势,放弃抵抗,只要吴鲨愿意解散海盗团伙,交出曹魏使者与兵器,大汉可以既往不咎,允许他和手下加入远洋商队,从事正当的商贸活动。
吴鲨心中矛盾重重,一方面担心被姜维剿灭,另一方面又不甘心放弃海盗生涯。他召集手下商议,不少海盗也厌倦了打打杀杀的生活,希望能过上安稳的日子。一位老海盗说道:“如今远洋通商繁荣,从事正当商贸能赚不少钱,比劫掠风险小、收益稳。曹魏远在中原,无法给我们实际的帮助,与大汉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不如归顺大汉,改邪归正,过上安稳日子。”
吴鲨思索良久,最终决定放弃抵抗,归顺大汉。他派人将曹魏使者与兵器送往番禺港,亲自前往都护府向姜维请罪。姜维见吴鲨真心悔改,便赦免了他的罪行,让他和手下加入远洋商队,从事货物运输工作。
曹魏使者被押解到番禺港后,姜维在港口公开审理。使者对曹魏支持吴鲨与珠崖岛残余势力破坏海上商路的罪行供认不讳。姜维当即下令,将曹魏使者斩首示众,并派人将此事上报蜀汉朝廷,同时通报各国商人与部落,让大家知道破坏海上商路的阴谋已被彻底粉碎。
海疆暗流被破后,各国商人与部落纷纷称赞姜维的英明果断。扶南联盟的使者说道:“姜将军及时识破并粉碎阴谋,保障了海上商路的安全与秩序,让我们对远洋通商更有信心了!”南海诸岛的部落首领也说道:“大汉公正无私,保障我们的利益,我们今后一定会坚决支持远洋商路,遵守通商规则。”
经过这场风波,海上商路秩序更加稳定,各国对姜维的信任与认可也进一步增强。吴鲨归顺后,南海北部的海盗活动彻底绝迹,远洋通商的繁荣景象得以持续,甚至较之前更加鼎盛。
第五折 陆海通衢固汉疆
海上商路阴谋被粉碎后,大汉的陆海通商体系彻底成熟,“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相互呼应,形成了“陆海通衢,万国来朝”的宏大格局。延城与番禺港成为了东西方贸易与文化交流的两大核心枢纽,不仅带动了西域、岭南地区的经济繁荣,更让大汉的影响力辐射到欧罗、南洋、西洋等广阔区域,大汉在边疆的统治根基也因此愈发坚固。
经济上,陆海商路的双重驱动,让大汉的贸易额较商路开辟之初增长了二十余倍。西域的延城,每年的陆路贸易额高达数千万钱,关税收入不仅能支撑西域都护府的全部开支,还能向蜀汉朝廷上缴巨额赋税;岭南的番禺港,每年的海路贸易额也突破千万钱,成为蜀汉又一个重要的财源支柱。
中原的丝绸、茶叶、瓷器、纸张、冶铁技术通过陆海商路,源源不断地运往世界各地。罗马的琉璃、琥珀,安息的香料、宝石,身毒的佛教典籍、象牙,扶南的水稻、香料,南洋的珍珠、热带水果等特产也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原,丰富了中原百姓的物质生活。
西域的于阗郡,凭借“于阗锦”畅销欧亚,成为西域南部的经济重镇,百姓生活富足,不少人家都建起了中原风格的宅院;乌孙部的“乌孙良马”通过陆路销往罗马,通过海路销往西洋,部落积累了大量财富,从游牧部落彻底转变为定居城邦,学堂、作坊、商铺遍布城内;岭南的番禺港,因远洋通商而迅速崛起,成为一座国际化的繁华都市,中原的酒肆茶馆、西域的帐篷商铺、西洋的石屋作坊在此汇聚,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往来穿梭,呈现出一派“四海一家”的繁荣景象。
文化交流上,陆海商路成为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纽带,多元文化在大汉深度交融。中原的儒家思想通过陆路传播到西域、欧洲,通过海路传播到南洋、西洋,不少西域、西洋的贵族子弟前往中原求学,学习汉字与儒家经典,甚至有人考取蜀汉功名,在朝廷任职。纸张与印刷术的传入,让西域、南洋、西洋的史书、典籍编纂与传播变得更加便捷,当地的文化得以系统留存。
佛教通过陆路从身毒传入西域,又通过海路传入岭南,在大汉迅速发展。西域的龟兹、于阗,岭南的番禺、交州等地建起了规模宏大的寺庙与石窟,僧侣们往来于各国之间,讲经说法,将身毒的艺术风格与中原的建筑、绘画技巧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佛教艺术。罗马的琉璃制造工艺、安息的香料制作技术、扶南的水稻种植技术也传入中原,与中原的传统工艺相互融合,催生了新的手工业品类与农作物品种。
民族融合方面,“汉胡一家亲”的景象在边疆乃至中原随处可见。中原百姓因战乱或向往边疆的繁荣,纷纷迁徙至西域、岭南,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文化习俗;西域、南洋、西洋的百姓也前往中原经商、求学,不少人在中原定居,与汉人通婚。延城内,汉人穿着西域的胡服,吃着烤羊肉、葡萄美酒;番禺港内,中原百姓穿着南洋的麻布衣物,品尝着热带水果、海鲜;西域的百姓学着包饺子、喝茶叶,南洋的百姓学着耕种水稻、纺织丝绸,语言互通、习俗相融,再也分不清谁是汉人、谁是异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请大家收藏:(m.20xs.org)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