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叫头遍时,三辆载着道具的马车已在晨雾里站定。张大爷牵着枣红马的缰绳,掌心沁出的汗把缰绳都润透了 —— 这马是县城老板特意借的,比自家的老黄牛壮实三倍,却也躁得很,总在原地刨蹄子。车厢里,缝着银丝滚边的戏服叠在铺着棉絮的木箱里,麦壳粮囤用新麻绳捆得死死的,竹篾茶篮上的银线在微光里闪着细亮的光,比去县城时的行装金贵十倍。
“都再检查一遍!戏服别压皱了,道具别磕碰了!” 我刚把彩绒兽抱进最后一辆马车,就见李秀才举着锦盒跑过来,里面的府城邀请函用红绸裹了三层:“可算找着了!比丢了自家账本还急人!” 王婶提着食盒跟在后面,蒸汽从盒缝里钻出来,混着葱花饼的香味:“路上垫肚子,比城里的冷点心强,热乎气儿暖身子!”
“驾!” 张大爷甩动马鞭,马车轱辘碾过青石板,发出 “咯吱” 的声响,比在县城的石板路沉实几分。晨雾浓得像化不开的粥,水纹兽趴在车窗边,喷出的水雾在玻璃上凝成淡蓝光晕,把外面的树影照得像水墨画;彩绒兽缩在我怀里,耳朵贴在毛茸茸的背上,却不再像第一次进城时那样发抖;四季兽和雪绒兽挤在布帘边,小爪子扒着缝往外瞧,看见田埂上的野兔,兴奋得 “吱吱” 叫,比瞧见灵晶砂还激动。
山精首领穿着绣着 “府城” 二字的迷你戏服,举着迷你府衙模型在车厢里踱步:“过了前面的石桥,路就好走了!比去县城的路平,别担心道具颠坏!” 他刚说完,马车突然 “咯噔” 晃了一下,货郎赶紧伸手扶住彩纸糖葫芦:“放心!粘得比我家货摊的招牌还牢!” 司徒雪趁机拨响水晶琴,《府城谣》的调子混着车轮声飘出去,比晨鸟的歌声还清亮,把雾都染得温柔了些。
走了约莫一个时辰,晨雾渐渐散了,前方传来 “哗啦啦” 的流水声。石桥比村里的宽出两倍,桥面上挤满了赶早集的商贩,看见马车上 “百家乐府城巡演” 的海报,都围了上来:“这是要去府城演乡戏的戏班吧?我在镇上见过你们的海报!” 孙家庄的老村长探出头,举着麦壳粮囤模型喊:“是啊!演完给大伙带府城的糖吃!” 人群里立马炸开了锅,有个卖菜的大婶往车里塞了袋新摘的青菜:“路上煮着吃,比干巴巴的饼子爽口!” 张大爷笑着道谢,催着马车慢慢挪过石桥,比赶年集还热闹。
刚过石桥,石桌上的金色珠子突然 “咕噜” 滚了一圈。珠面映出万谷之源的光柱里,本源之兽的九个脑袋正用尾巴尖抛洒彩纸流苏,那些流苏在空中织成 “一路平安” 四个字,比灵算册的投影还鲜活。“这是给咱保平安呢!” 话音未落,灵晶寿桃壳 “啪” 地炸开暖光,把车厢照得像撒了层碎金,比灯笼还亮堂。
“哗啦 ——” 光柱里掉下来个布包,里面装满了彩布做的新道具:彩布小靠垫、写着 “小心轻放” 的布牌、迷你针线包,比银丝道具实用。侍从的声音跟着飘过来,满是欢喜:“本源之兽说路远辛苦,这些靠垫比棉絮还软,比司徒雪的琴声还能解乏,路上用正好!” 采茶姑娘们拿起靠垫,垫在戏服木箱上:“好东西!比硬邦邦的木板舒服,戏服就不会压皱了!”
中午时分,马车停在路边的茶摊旁。王婶打开食盒,葱花饼的香味立马飘了出去,茶摊老板凑过来问:“是去府城演《百家乐》的吧?我侄子在县城看过,说比城里的大戏还好看!” 张大爷递给他块饼:“尝尝!比城里的点心还香!” 老板咬了一口,连声称赞:“我要是年轻十岁,准跟你们去府城瞧热闹!” 司徒雪趁机教大家唱新改的谢幕词,歌声混着茶摊的吆喝声,比集市上的调子还热闹。
吃过午饭刚要启程,张大爷突然发现最后一辆马车的轮子有点歪:“坏了!这轮子怕是碾到石头了!” 汉子们赶紧围过来,七手八脚地卸道具,货郎蹲在轮子旁叹气:“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咋修啊?比忘词还让人急!” 正着急时,远处传来马蹄声 —— 是上午石桥上的卖菜大婶,领着个穿蓝布褂的木匠赶来了:“我家男人是十里八乡最好的木匠,修轮子比补锅还利索!”
木匠二话不说,从工具箱里掏出锤子凿子,“叮叮当当” 地敲起来。张大爷递过去碗热茶:“麻烦您了!比自家亲戚还贴心!” 木匠擦了擦汗:“你们演的是咱老百姓的戏,帮这点忙算啥?比看戏还舒坦!” 半个时辰后,轮子修好了,比原来还结实,木匠摆摆手拒绝了工钱:“等你们从府城回来,给我留个前排座就行!” 张大爷连声应着,心里暖得比揣了个炭火盆还热。
下午未时,马车重新上路。太阳渐渐升到头顶,田埂上的麦子金灿灿的,司徒雪弹起新曲,孙家庄的老人们跟着哼唱,李家庄的采茶姑娘们打着拍子,王村的晒粮汉子们跟着跺脚,货郎扯开嗓子吆喝:“百家戏,传府城,百姓故事记心中!” 歌声飘得老远,路过的牛车都停下来听,赶车的老汉喊:“唱得好!比说书先生还中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灵途守护者请大家收藏:(m.20xs.org)灵途守护者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