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府城戏楼前的鎏金匾额就被晨露浸得发亮。朱红大门两侧的灯笼串次第亮起,红绸穗子在风里晃悠,把 “百家乐府城巡演” 七个字照得愈发醒目,比县城戏楼的排场气派十倍。戏楼前的雕花木凳上,早已坐了不少赶早的观众,有穿着绸缎马褂的富商,有挎着布包的书生,还有被爹娘抱着的小孩,手里攥着写有 “百家乐” 的手帕,比过年赶庙会还热闹。
“都按站位图站好!孙家庄左列靠前,李家庄右列稍退,比县城的间距再宽半尺!” 我站在戏台边喊,机械义肢的绿痕轻碰台角的银丝戏服,共生草突然窜出藤蔓,在戏台地面织出四列淡金色标记线,比之前的绿线更醒目,“跟着这线走,保准在大戏台上不慌乱,比看图纸还直观!”
张大爷正帮王村的晒粮汉子系戏服腰带,银丝滚边在晨光里闪着细亮的光:“府城戏台高,动作得比县城时再放开些,别跟揣着顾虑似的 —— 对,就是这样,比真晒粮时还有精气神!” 他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府城买的桂花糕,“练累了就吃块,甜丝丝的,比硬邦邦的干粮强多了,还能沾沾府城的喜气!” 汉子接过糕,塞进嘴里嚼得 “咯吱” 响,脸上的笑容比红糖还甜。
彩绒兽蹲在戏台侧方的锦盒上,不再像以前那样怯生生,看见举着手帕的小孩,还敢晃着尾巴 “嗷呜” 叫两声;四季兽和雪绒兽捧着彩纸花瓣筐,小爪子抓得紧紧的,比戏班最勤快的杂役还利索;水纹兽喷了点水雾,在戏台上方织出层淡金光晕,把标记线照得更亮,比灯笼还暖,还添了几分庄重。山精首领穿着绣着 “府城首演” 的迷你戏服,举着迷你府衙模型在各组间穿梭:“别紧张!就当是在村里演给自家人看,咱的故事最实在,比啥都顶用!” 这话逗得众人都笑了,紧张的气氛瞬间松快下来。
石桌上的金色珠子突然滚了滚,珠面映出万谷之源的光柱里,飘着些用金箔做的新道具:金箔姓氏贴、“满堂彩” 字牌、迷你金铃铛,比彩布道具气派。本源之兽的九个脑袋正用尾巴尖把金箔贴摆在光柱上,风一吹 “哗啦” 响,比真的金箔还灵动,比灵算册的投影还热闹。“准是给首演添彩的宝贝!” 我刚说完,灵晶寿桃壳 “啪” 地亮了,暖光洒满戏台,比戏楼的灯笼还亮堂,把每个人的脸都映得红彤彤的。
“哗啦 ——” 光柱里掉下来个金盒,里面装满了金箔道具,摸起来轻薄如蝉翼,比纸片还软。侍从的声音跟着飘过来,满是欢喜:“本源之兽说府城首演得有排面,这些金箔贴比银丝滚边还亮眼,比司徒雪的琴声还能镇场,演出时用正好,保准让戏台金光闪闪!” 采茶姑娘们拿起金箔贴,往竹篾茶篮上比了比:“这玩意儿比银线好看,贴在篮子上,灯光一照准保耀眼,比城里的工艺品还精致!”
辰时三刻,知府大人的官轿缓缓驶来。轿帘掀开,知府穿着藏青官服,戴着乌纱帽,身后跟着几个幕僚,比县城官差气派多了。“早闻《百家乐》接地气、有温度,今日特来一睹风采!” 知府笑着拱手,目光扫过戏台上的道具,“这些麦壳粮囤、竹篾茶篮,比府城戏班的金玉道具更有味道!” 张大爷赶紧上前回话:“大人过奖!都是咱老百姓身边的物件,演的也是咱老百姓的故事,比啥都实在!”
司徒雪抱着水晶琴坐在戏台中央,指尖轻轻一拨,《府城谣》的调子就飘了出来,比晨露滴在青石板上还清亮,又比《团圆谣》多了几分庄重。水纹兽的水雾跟着琴声晃,金箔贴在光晕里闪着光,比星星还耀眼。台下的观众瞬间安静下来,连小孩都停止了哭闹,睁大眼睛盯着戏台,比上课听讲还认真。
“开演咯!” 张大爷高声喊,锣鼓声立马响起来。孙家庄的老人们扛着贴了金箔的麦壳粮囤走上台,唱腔里满是烟火气:“孙家庄,粮满仓,开仓放粮救四方!” 刚唱完,台下就响起了掌声,有个穿蓝布褂的老汉站起来喊:“说得好!当年我爷爷就受过孙家的接济,比说书先生讲得还真!” 老村长赶紧走下台,握着他的手说:“咱这戏,唱的就是咱的真事儿!” 台下的掌声更响了,差点掀了戏楼的顶。
李家庄的采茶姑娘们踩着琴声登场,竹篮上的金箔贴在光晕里闪得人睁不开眼。她们的碎步比蝴蝶还轻,彩绸带顺着标记线飘到孙家庄戏班手里,衔接得比流水还顺。“李家庄,茶飘香,秘方传万家尝!” 歌声刚落,知府身边的幕僚就点头称赞:“曲调清新,唱词质朴,比府城戏班的靡靡之音动人多了!” 姑娘们红着脸鞠躬,竹篮晃出的茶香混着琴声,飘得满戏楼都是。
中场换场时,赵集的货郎推着小推车上台,刚要吆喝就故意停住,笑着对台下说:“大伙猜猜,‘赵’姓在百家姓里排第几?答对送府城糖葫芦!” 个小孩站起来喊:“第一!我爹教过我!” 货郎笑着把糖葫芦扔给他,比中了奖还开心。知府也跟着笑了:“这互动有意思,比单纯看戏热闹多了,还能教孩子知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灵途守护者请大家收藏:(m.20xs.org)灵途守护者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