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首页 >> 玄桢记 >> 玄桢记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贞观小闲王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喜唐 我的公公叫康熙 奋斗在沙俄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混在古代当军阀 大明:狱中推算国数,老朱崩溃了 红楼群芳谱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875章 劲卒三千屯塞北,坚城万里固疆陲

上一页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最后议严固边防。谢渊出列,递上兵部细则:“陛下,臣拟增派三万京营兵,由秦云将军统领,分三批驰援大同;工部派百名工匠,指导边军筑造‘空心敌台’五十座,加固宣府、大同城防;边军冬衣、粮草,陈忠侍郎已承诺下月中旬送达。此外,臣还拟令岳谦将军加强京营布防,防止瓦剌突袭京师。” 细则详实,无可挑剔。

石崇还想找借口:“陛下,增兵三万,需粮饷十万石,清查赋税尚未开始,粮饷从何而来?” 他明知刘焕已核算,却仍想做最后挣扎。

刘焕立刻接话:“石大人,太仓现有粮五十万石,调二十万石赈灾,三十万石给边军,足够支撑到清查赋税完成。且谢大人已与户部商议,可先从江南漕粮中调拨五万石应急,待清查后再补回。” 这话彻底堵死了石崇的借口。

谢渊补充道:“若瓦剌来犯,损失的何止十万石粮?臣愿以全家性命担保,此次增兵固防,定能守住北境!” 语气坚定,满是忠诚。萧桓见状,朗声道:“谢大人忠勇可嘉,固防之策,即刻推行!” 石崇站在列中,脸色惨白 —— 三策皆成,旧党在朝堂、江南的势力,注定要被削弱。

早朝结束,文武百官陆续退去。石崇与李嵩走在最后,脸色阴沉。“李大人,三策皆成,咱们的人在江南怕是保不住了。” 石崇低声道,语气带着焦虑。李嵩摇头:“别急,清查赋税由陈忠、周显负责,陈忠是中立派,咱们可暗中联络他,让他‘慢查’‘轻罚’,或许还能保住几分势力。” 这是官官相护的最后挣扎 —— 他们想拉拢陈忠,延缓旧党的衰败。

萧栎与谢渊并肩而行,谢渊道:“郡王殿下今日在朝议中的应对,既稳又准,谢某佩服。” 萧栎摇头:“谢大人过誉,臣弟只是陈事实罢了,真正定局的是皇兄。” 他刻意保持距离,避 “宗室与武将私交” 之嫌。

御书房内,周显向萧桓递上密录簿:“陛下,石崇、李嵩退朝后商议拉拢陈忠,延缓清查;张文、林文等年轻官员皆支持三策,民心可用。” 萧桓翻看密录簿,嘴角露出一丝淡笑:“陈忠那边,你派探子盯着,若他敢私通石崇,一并查处。三策推行,既安了朝局,又试出了群臣的底,这步棋没走错。”

朝议落幕三日后,三策陆续落地。封赏方面,萧桓下旨:谢渊加 “太保” 衔,仍掌兵部兼御史台;周显加 “少保” 衔,玄夜卫指挥使如故;秦云升为京营总兵,统辖驰援大同的三万兵马;基层将士加一季俸禄,由兵部杨武督办发放 —— 消息传到军营,军心大振。

轻徭薄赋方面,刘焕、陈忠带着户部吏员与玄夜卫探子,启程前往江南清查赋税;王瑾则派礼部官员,押运二十万石粮前往苏州,设立临时义仓,流民陆续领到粮食,民间 “新朝仁政” 的呼声渐起。

固防方面,秦云率领三万京营兵驰援大同,与岳谦会师;张毅派工部工匠前往边镇,指导边军筑造 “空心敌台”;陈忠亲自督办边军冬粮,确保按期送达 —— 大同卫探子回报,瓦剌见大吴增兵固防,暂时放缓了集结,北境渐稳。

萧栎回到郡王府,看着府中平静的小院,心中松了口气 —— 三策推行,既安了社稷,又没让自己涉入党争,这份分寸,他总算守住了。管家端来温粥,粗瓷碗映着他的身影,他浅啜一口,忽然觉得,这份 “安分谋实” 的日子,比当年的帝王生涯,更让人踏实。

片尾

三策推行的成效逐渐显现。封赏稳定了朝堂:谢渊牢牢掌控兵部,多次挫败石崇 “干预军政” 的企图;周显的玄夜卫清查旧党密探,抓获石崇亲信三人,旧党在京师的势力大减。

轻徭薄赋安抚了民心:江南清查赋税追回隐匿粮款百万两、漕粮八千石,不仅填补了减税空缺,还充实了太仓;二十万石赈灾粮让江南流民基本安置,苏州知府王庆(石崇亲信)因克扣漕粮被查处,百姓拍手称快。

严固边防稳定了边境:秦云、岳谦在大同筑造 “空心敌台” 五十座,多次击退瓦剌小股骑兵;谢渊亲自前往宣府巡查,调整边防部署,瓦剌见无机可乘,遣使求和,归还掳走的大吴百姓千人 —— 北境迎来久违的安稳。

石崇因 “旧党亲信被查”“江南势力受损”,被萧桓削去 “镇刑司副提督” 之职,改任礼部闲职,旧党彻底失势;李嵩因 “暗中联络陈忠” 被玄夜卫查出,贬为地方知府;陈忠因 “拒私通、严清查”,升为户部尚书。

萧栎虽未获任何封赏,却因三策的推行,赢得了萧桓更深的信任 —— 萧桓常召他入宫议民生之事,却从不委以实权,既让他能 “谋实”,又避 “逊帝干政” 之嫌。郡王府的小院依旧安静,苏氏织着布,萧烨在太学读书,萧栎则每日整理民生奏报,偶尔向萧桓递些 “民间见闻”,成了天德朝 “宗室辅政不越界” 的典范。

卷尾语

《大吴通鉴?史论》曰:“萧栎献‘安邦三策’,实为大吴中兴之关键转折。栎以逊帝之身,避党争、陈实策,既解朝堂、民心、边防之困,又守‘宗室安分’之戒,显其智与忠;桓以帝王之谋,借三策试群臣、衡势力,既稳旧党之乱、固忠良之权,又安民生之苦,彰其驭与仁。朝议之辩,石崇阻而无功,谢渊挺而有成,中立派折衷调和,皆为天德朝‘臣僚各守其位’之缩影。”

御书房的银丝炭早已冷却,却暖透了天德朝的治道根基;早朝的争辩声虽已消散,却定了大吴中兴的方向。这 “安邦三策”,非仅三道政令,更是 “帝权与宗室共生、忠良与旧党制衡、官与民相安” 的治世范式 —— 它告诉后世:治世之要,在 “识时弊”,更在 “知分寸”;帝王之要,在 “任贤能”,更在 “衡各方”;宗室之要,在 “谋实事”,更在 “避权争”。

萧栎与萧桓的御殿献策,终将在大吴史册中,成为 “兄弟相得、君臣有度” 的经典:它没有刀光剑影的激烈,却有润物无声的深远;没有权倾朝野的辉煌,却有社稷安稳的实在 —— 这,便是天德朝留给后世最深的治道启示。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玄桢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上门龙婿 十日终焉 乳娘的诱惑 赌石之财色无双 癫,都癫,癫点好啊 重生:权势巅峰 权欲:从乡镇到省委大院 重回1982小渔村 逆天邪神 凡人修仙记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重生60年代,开局就上山下乡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末世:开局我夺取了SSS级异能 穿越做皇帝,体验三千嫔妃 婚牢:妻子的背叛 我在星际重着山海经 第一序列 雪鹰领主 误惹妖孽王爷:废材逆天四小姐 
经典收藏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最强皇子:我能召唤文臣武将 红楼:开局被流放,我要造反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1627崛起南海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 我夺舍了隋炀帝 红楼:进京暴打宝二爷 穿越到古代,我成了穷酸秀才 神话版三国 大明:狱中推算国数,老朱崩溃了 三国江东霸主 喜唐 流氓帝师 晚唐浮生 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 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 穿越首辅:寒门难支,科举成状元 
最近更新带着漫威回北宋 大唐:请陛下称太子! 红楼大官人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此去直上青云路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铜镜约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穿越之原始之路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大明辽国公 乱世猛卒 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