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抛旧忆葬云海?浮空观影若亲临!
峰顶尚有凌烟阁,岂能回首定今生?
墨云如瀑,沿西峰脊线蜿蜒而下,似从千年古砚中淌出的浓墨,浸润着山骨肌理。每道云絮皆浸透松烟气息,夹杂云海咸腥,漫过青石板时在石缝间积起墨洼,倒映天光残影。夏至紧抱祖传端砚,砚底朱砂刻的“夏”字尚存夕阳余温——去岁在疏砚斋研墨时多蘸的朱砂,此刻在雾中泛着浅红,宛若石间红豆。冰裂纹里半片青城松针,登山时无意嵌入的,正泛出浅灰幽光,似封存着未尽的往事。
山间骤寒,原如潮涌的虫鸣戛然而止。风凝云滞,唯闻谷底云涛闷响,携着若有似无的墨香徐来,恍若远山有人在研磨岁月。
“这雾来得蹊跷。”韦斌刚举相机取景,镜头已被白雾笼罩。他急拭镜片,粗布帕掠过处竟在雾中印出半朵蔷薇——晏婷去年绣制的帕角,青城染草浸就的浅绿丝线,此刻在水汽中幻出花影。“晨间尚且天朗气清,此刻三丈外的弘俊竟成虚影!”李娜自帆布包取出防雾喷剂,蓝布套上母亲绣的相机纹样犹存。“雾里观景方显玄机,岂不闻‘雾中花别韵’?慎行免失。”喷雾触及镜面,瞬间凝作星屑冰晶,每粒皆映着远方楼阁飞檐的朦胧曲线。
霜降鬓间银簪忽颤。这柄苏州老银铺打造的簪子,匠人号称百年雪银所制,蔷薇刻痕里暗藏“霜”字錾纹。此刻簪首流光在雾中织就半朵银蔷,投在青石板上如月华绘影。“细听。”她轻抚簪身,声若浮萍,“有足音踏云而来。”众人屏息,果闻绵软步声——不似踏石铿锵,如履新晒棉絮,伴着云涛节律,似古寺木鱼叩击心扉,缓得能数清雾中微尘。声渐近时,墨香愈浓,竟与夏至砚中气息如出一辙。
苏何宇急取祖传黄铜罗盘,盘面铜绿间尚存航海盐渍,“氐宿”刻痕里嵌着去岁长江边拾取的细沙。“方位尽失。”他指尖划过沁凉盘面,细沙随雾飘落如碎金,“子夜北斗当指北,而今指针无主,似蒙眼幼驹乱撞。”话音未落,罗盘忽鸣,指针定西南——铜绿指针与砚中朱砂光晕交缠,化作淡红丝线沿青石板蔓入雾中,如引路明灯。
“快看!”晏婷声颤指雾,指尖松叶锯齿轻硌掌心。云海间浮起虚影,初若揉皱素笺,渐显楼阁形貌——飞檐若凤鸟展翅,弧度神似疏砚斋风铃,角悬虚影铃铛虽寂,却唤起青城风铃蜜甜回忆。邢洲急架三脚架,支架上西峰松影竟与雾中廊柱叠合。镜头里朱柱缠银雾,玉栏缀冰晶,阁楼匾额“凌烟”二字若隐若现,朱砂金粉般的流光在笔画间游走。
“凌烟阁…”沐薇夏紧抱《炎帝巡天图》,桑皮纸页翻动声与雾中足音共鸣。她染墨指甲轻点“大暑夜,有阁自云生”的注脚——鈢堂先生相赠的典籍,松烟墨迹里犹存桂香。“贞观十七年,太宗建阁旌表功臣,三层二十四像。西峰之巅何来此阁幻影?”拾首时,恰见虚影廊柱间转出青衫客——衣袂墨渍与夏至砚色无异,形貌七分相肖,袖间却飘着墨香与秋桂清甜,恰似疏砚斋深秋气息。
那人影缓缓转身,雾汽在他周身流转,竟凝成细碎的诗句 ——“谁抛旧忆葬云海?” 的字迹刚在空气中浮现,墨色是淡灰的,像用雾做的笔写的,风一吹就揉成了烟,散在云海中。
夏至只觉心口猛地一缩,怀中的端砚忽然发烫,砚心的残墨竟泛起涟漪,像云海在砚中翻涌,墨浪里还映着那人影的轮廓。
“殇夏……” 他喃喃出声,那是他在前世的名字,连霜降都只在梦里听过他这般自称,此刻念出来,竟让雾里的人影顿了顿,青衫的衣角在雾里晃了晃,像在回应。
青衫人影忽然抬手,指尖划过虚空,雾中顿时绽开无数画面 —— 青城江边,身着红衣的女子正将一方紫金石砚递给青衫书生,江水是淡绿的,映着晚霞的光,女子的红衣是用苏木染的,裙摆扫过江面时,沾了些金红的光,像把晚霞的碎片都粘在了衣上;砚台的 “凌” 字是用银粉刻的,在夕阳里闪着亮,像把光都凝在了石上。
烽火台上,女子将银簪插入书生发髻,泪水砸在砚台的冰裂纹上,那泪是暖的,砸在石上时,竟在裂纹里积成小小的水洼,映着烽火的光,像把战火里的星星藏在了石缝里,晕开的墨色竟在砚台里长成了花的形状。
云霞谷口,书生抱着砚台跪在地上,云海漫过他的膝头,将绣着 “凌霜” 二字的绢帕卷向天际 —— 那绢帕的针脚是女子绣的,边角还留着她的发丝,此刻在云海中飘着,像只红色的蝶。
画面里女子的眉眼,分明是霜降的模样,连发间银簪的蔷薇纹,都与此刻的簪子分毫不差。
“浮空观影若亲临……” 霜降的声音带着哭腔,伸手想去触碰那些画面,指尖却穿过了女子的红衣,只捞到满手冰凉的雾 —— 那雾里还裹着些女子红衣的苏木香,像从遥远的时光里飘来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诡玲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诡玲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