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的怒火渐渐熄灭,取而代之的是迷茫与无助。几个妇人开始低声啜泣,男人们则攥紧拳头,却不知该向何处发泄。山门前的铜钟被风吹动,发出悠长的声响,仿佛在嘲笑这场不了了之的对峙。
人群中顿时陷入短暂的沉默,众人面面相觑,一时不知所措。那中年妇人颤抖着声音问道:"那...那我们该怎么办才好?"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拄着竹杖走出人群,声音沉稳有力:"老朽有个主意。我们分作三批:一批去王家屯寻那王娘子问个明白;一批去找姚刺史问清官府查案的详情;剩下的人去各处打听,看能否找到其他线索。"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三三两两地商议着分组事宜,渐渐向山下走去。交谈声在山道上回荡,惊起几只栖息的飞鸟。
待人群散尽,老和尚长舒一口气,低诵一声"阿弥陀佛",正要转身回寺,忽听一声洪亮的呼唤从身后传来:
"几位大师请留步!"
三人齐齐回头,只见两个男子正迎面走来。当先一人约莫二十来岁,满脸虬结的胡须如同杂草般支棱着,油腻的头发板结成一缕一缕,在阳光下泛着令人不适的亮光。更令人皱眉的是,随着山风飘来一阵浓烈的汗臭味,熏得小沙弥不自觉地后退了半步。
身后的男子约莫四十岁,面容比前头那位整洁许多,胡须修剪得整整齐齐,头发也梳得一丝不苟。只是那身粗布衣裳上沾满了可疑的污渍——有些像是油渍,有些又像是干涸的血迹,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色泽。
两人缓步上前,朝三位僧人拱手一礼,那年轻男子声音低沉温和:"在下马三岳。与兄弟路过宝刹,久闻灵台寺乐善好施,我兄弟二人又囊中羞涩,特来借住一日。待到江州城收回了钱款,必为贵寺添些香油。"说话间,那双看似温和的眼睛却不着痕迹地扫过寺庙的每一处角落,连墙角的阴影都不放过。
老和尚尚未答话,那中年和尚已抢先合十道:"阿弥陀佛,两位施主来得不巧。鄙寺简陋,前些日子来了几位备考的士子,已将禅房住满。还请两位去别处看看。"
来人闻言,脸上顿时显出愁苦之色。那满脸胡须的汉子搓着手哀求道:"大师行行好!我兄弟二人来江州收账,如今身无分文。不奢求禅房,便是柴房也能将就一宿。"他粗糙的手指不安地绞在一起,眼中满是恳切。
老和尚慈悲地看着二人,从怀中取出一块温润的白玉佩,递了过去:"二位,寺中确实不便留客。这玉佩你们拿去换些银钱,寻家客栈安顿吧。"
一旁的年轻沙弥急得直跺脚:"师父!这可是太师父留下的遗物,怎能..."他的声音里带着哭腔。中年和尚也连忙劝阻:"师父三思,此物贵重,岂能轻易赠人?"
老和尚却淡然一笑,指尖在玉佩上轻轻摩挲:"不过一块顽石罢了。"他单手立掌,声音如清泉般流淌:"《华严经》有云:'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即等于尊重承事如来。'阿弥陀佛。"
中年和尚与年轻沙弥闻言,也双手合十,低诵一声"阿弥陀佛"。两人见师父心意已决,虽不再多言,但年轻沙弥仍眼巴巴地盯着那块玉佩,脸上写满不舍,嘴唇微微颤抖着,似乎还想说什么却又不敢开口。
赵木陀见状,心头一热,不禁为老和尚的慈悲所感动。他正欲开口推辞,却见身旁的"郎君"突然一个箭步上前,竟一把将老和尚手中的玉佩夺了过来。
"这玉佩成色不错啊!"那满脸胡须的汉子粗声粗气地说道,将玉佩举到眼前反复端详,粗糙的手指在玉面上摩挲着,"定能卖个好价钱!"他咧嘴笑道,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年轻沙弥"啊"的一声惊呼,眼眶顿时红了。中年和尚也皱起眉头,下意识地向前迈了半步。老和尚却依然神色平静。
赵木陀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位"郎君"会突然做出如此无礼之举。山风拂过,吹得树叶沙沙作响,仿佛也在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而叹息。
喜欢天人幽冥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人幽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