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基于这些新发现的知识,一系列实用的技术设备被快速研发出来:
“共鸣”裂缝预警网络:通过部署在关键裂缝附近的探测器,持续监控其“灵弦基频”的稳定性,任何异常的频率漂移或强度变化都会触发警报,为可能的风险争取提前量。
“织网”维度屏障发生器:借鉴裂缝自身维持稳定的某种时空“自愈”机制,开发出一种能够在小范围内强化现实结构、提高维度“粘滞性”的装置,可以临时性地“加固”裂缝,降低其被意外激活或外部力量强行打开的风险。
“破壁”灵弦谐振探针:一种更具侵入性,但也更高效的探测工具。它通过向裂缝发射与其“基频”精确共振的“灵弦”波,激发其产生更强烈的、包含内部结构信息的“回声”。这项技术的研发过程充满了挑战。
在一次关键的实验中,位于星盟“流光星域”边缘的一个低风险裂缝旁,一艘经过特殊改装的“联合探针-II型”正小心翼翼地执行首次“破壁”谐振探测。
舰桥内,气氛凝重。来自地球的舰长紧握着指挥椅的扶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来自星盟能量文明的副官,其光团形态微微收缩,显示出内心的紧张;来自黑塔帝国的技术监督,则死死盯着面前不断刷新的能量读数和安全阈值曲线。
“谐振频率匹配完成,强度百分之五,持续三秒……发射!”地球舰长下令。
一道无形无质,却蕴含着特定“灵弦”编码的能量束,射向远处那片看似空无一物,但传感器显示为时空扭曲点的区域。
瞬间,探测器的读数飙升!裂缝区域的“灵弦”背景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荡起一圈圈清晰的涟漪!
“回声信号接收!信号强度超出预期百分之三十!正在解析……”技术官报告,声音带着惊喜。
然而,就在这时,异变突生!原本稳定的裂缝核心,突然闪过一丝极不稳定的紫色电芒!刺耳的警报声瞬间响彻舰桥!
“警告!检测到未知高维信息碎片泄露!强度快速攀升!”星盟副官的光团剧烈波动,发出尖锐的警示音,“精神污染风险!启动‘守护者-VI’滤波屏障!”
“裂缝稳定性正在下降!时空曲率波动超出安全阈值!”黑塔帝国的监督官大吼,“建议立即终止谐振,撤离!”
地球舰长额头渗出冷汗,但他强行保持镇定,目光快速扫过各项数据。“不能再刺激它了!停止谐振发射!引擎全功率,后退!同时释放‘织网’屏障,尝试稳定该区域!”
探针舰的引擎喷出耀眼的蓝光,舰体急速后退。同时,数个圆盘状的装置被发射出去,在裂缝周围展开,散发出柔和的能量场,试图“安抚”那躁动的时空结构。
一番紧张的操作后,裂缝的异常波动逐渐平息,重新恢复了之前的“休眠”状态。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后背已被冷汗湿透。
这次有惊无险的经历,虽然带来了风险,但也获得了宝贵的数据。从裂缝泄露出的、经过滤波处理的微弱信息碎片中,联合团队解析出了一些断续的、关于高维空间几何结构的数学描述片段,这为后续的“维度护盾”强化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参考。
技术的进步如同滚雪球般加速。随着对裂缝规律的理解加深,以及对高维连接机制的认知提升,孔方佳把一个更为大胆的计划被提上日程——重新建立与仙女座星系“深渊远征军”的稳定联系,并尝试构建地球文明在仙女座星系的永久存在。
这一次,他们不再依赖危险且不可控的天然“裂隙”穿越。基于对裂缝网络和维度屏障技术的掌握,联合团队提出了一个开创性的构想——“人工诱导共振通道”。
原理是利用对银河系内某个特定裂缝(选择一个能量水平适中、状态稳定且与仙女座“彼岸”基地附近裂缝存在某种微弱“共振关联”的)进行精确的“灵弦谐振”激发,同时在“彼岸”基地附近进行同步的谐振操作,如同在两把锁之间建立一把唯一的、临时的“钥匙”,强行在两地之间打开一个短暂、可控的微观维度通道。
这个计划的风险极高,涉及的能量和计算量庞大到难以想象。但在联合了三大文明顶尖资源和智慧的前提下,经过无数次模拟推演和技术验证,计划最终获得了批准。
公元2058年10月,代号“归途之光”的行动正式启动。
位于银河系L-77星域边缘,一个被严密监控和屏蔽的废弃星系内,一座由三方共同建造的、规模堪比小型城市的巨型谐振设施——“方尖碑”平台,缓缓启动了它的核心。
无数能量导管发出低沉的咆哮,聚焦阵列对准了星系中央那个被选定的、代号“回声”的稳定裂缝。
与此同时,远在254万光年外的仙女座星系,“彼岸”基地也进入了最高战备状态。周擎大校亲自坐镇指挥,基地所有能源被导向新建成的、“方尖碑”的缩小版——“信标”谐振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弦!正物质宇宙:跨越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弦!正物质宇宙:跨越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